林元兩人走進玻璃工藝店。
裡面一個胖子接待了他。
“老闆,工藝店怎麼又不想開了?”
工藝廠老闆認得林元是塗料超市的老總,因為他的倉庫就在前面不遠。
“老總好,請坐。”
他為林元兩人泡上茶。
“想回老家去發展。”他說。
“老闆是哪裡的?”
“福建廈門的。”
“哦,我以前在江西一個鎢礦上班,也有一個採礦技術員是你們廈門的。老闆回廈門也是準備開玻璃工藝廠?”
“我這幾把刷子,在大城市都有點跟不上潮流了。我弟在廈門開了一間玻璃工藝廠,他那裡加工工藝比較先進,我準備回去替他打工。老總,你不會是對我這間玻璃加工店感興趣吧?”
玻璃店老闆這些天正在為這事發愁,轉讓廣告貼出一個星期了,竟然沒有一個電話打進來。
同時他在各種報紙上,本地網站都打了轉讓廣告,也沒有人打電話聯絡他。
“見你打的轉讓廣告,所以來解一下。轉讓價要多少錢?”
林元也不說是自己想接。
做生意有一個講價的過程,就象打牌一樣,不要一次性把底牌亮給人家。
源匯建材市場從建成到現在,還不到三年時間。
開始二年,因為客流量少,整個市場有點冷靜。
商戶生意普遍難做。
許多商鋪開了幾個月,或半年,轉讓或退租的比較普遍,也不見說要多少轉讓費的。
去年年多,客流量開始多了起來,商鋪轉讓就要收轉讓費了,八千一萬一間的,價格不等。
在這裡是倉庫。
所以他才有些一問。
“轉讓費就不收了,只要他能接收我這些玻璃,和一些加工的裝置就行,還有房租我繳了三年。”
倉庫租金一平才二十元不到,林元看他租用面積也有500平左右。
“你租了三年?租金是多少?”
“一個月一萬,一年十二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