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理由,合情合理。
一個是出生的地方,以此為背景的創作,肯定沒問題,甚至還會得到一些讚譽,這事也不只是許廉,許多大詩人也都會以自己的家鄉為背景創作東西,美其名曰不忘初心,總是被人喜歡的。
而第二點,就更沒什麼好說的了,人家一場夢的想法,你還能說什麼?更何況別說是許廉,就算是皇帝也有兒時的幻想,這東西誰都有,幻想自己成為什麼救世主,到最後也就是一笑置之的事情,誰都會理解的。
這點非但不會讓人反感,反而會讓人覺得許廉真實。
以愛國為主題的詩詞,許廉以自己的家鄉和自己兒時的夢境為背景創作,更顯得真實,也更能抒發出來這些感情。
這個理由,征服了在場的所有人。
唐仁鵬都是大點其頭,面上的笑意幾乎是止都止不住的。
現在許廉的才華得到了展現,最高興的就是他,以及周典了。
大乾皇朝多了一個如此的天才,是大乾皇朝的幸運,這話絕不是僅僅誇讚許廉的,也是事實。
畢竟大乾皇朝這麼多年來一直被稱為莽荒之地,這點指的不是經濟和武力,而是素質。
素質問題太重要了,而改變素質問題的根本,就是教育。
教育,基本上也就是讀書多,這是最簡單的理解了。
而大乾皇朝的人,這麼說吧,九成以上都是不懂什麼文學的,八成以上的人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和一些一二三四的簡單字,真正有些造詣的讀書人,根本屈指可數。
簡單來說,就是非常可憐。
比起其他兩個帝國,大齊帝國和大元帝國,大乾皇朝民眾的基本素質,基本上能趕上他們一百多年前的時候就不錯了。
差距非常明顯。
所以唐仁鵬幾乎每時每刻都非常希望出現一個天才,一個文學上的天才,來帶動整個大乾皇朝。
之前那個天才,贏了其他兩個帝國的文鬥,讓大乾皇朝民眾的文學素養,在三年內提升了一個檔次,那般的進步,唐仁鵬是真的希望每一年都會有。
可惜,五年過去了,都沒出現什麼文學上的天才。
而今天許廉的出現,讓他非常激動。
周典和唐仁鵬的想法也是非常一致的。
許廉現在就有如此的水平,未來別說更強,只要能保持這種作詩水平,未來都能接他的班。
有許廉如此才華的人,實在是難找,未來若是成了儒家學院的院長,那麼儒家學院就能再度坐回儒家正統第一的位置!
想想,都讓人激動!
周典有些想要摩拳擦掌了,這麼多年來,他也急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