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你再說一遍!”從來喜怒不形於色的李臺臉色大變。
“回稟殿下,”侍衛戰戰兢兢地說道:“剛才收到宮中飛鴿傳書,五日前孫神仙替聖上把脈後,出宮後便不知所蹤。”
李臺一下子就跌坐回椅子上。片刻之後開口問道:“訊息屬實?”
“千真萬確,是皇后那邊傳來的訊息。”侍衛不敢多言。
半晌之後,李臺重又開口:“這個訊息還有誰知道?”
“絕密。”侍衛答道:“皇后娘娘親封。”
李臺目光逼向侍衛:“你可知道這個訊息如果洩露的後果會是如何?”
“屬下知道。”侍衛回答完之後,抽出短劍,二話不說抹到自己脖子上。
侍衛倒在了血泊中。
李臺眼裡一片痛惜之色。
近兩年,父皇的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
歷史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
如果翻開史書,那麼這個朝代的開國皇帝,是他的祖父。
而事實上,這個天下是父皇和他的叔叔伯伯打下來的,祖父可以說就是沾了兒子的光。
尤其是父皇,安天下時就是“天策上將”,那可不是靠嘴皮子來的。
還有伯伯、叔叔,都不是等閒之輩。
話說回來,在那個群雄亂起的年代,普通人早就屍骨無存了。
建立本朝之後,又是父子兄弟內訌。青武門事變,父皇幹掉了叔伯,當上了天子。
接下來就是四海歸心,共享太平。
但是,這個天下真的就那麼太平嗎?恐怕不是。
歷朝歷代,開國皇帝都是大肆屠殺開國元勳,尤其是手握兵權之人。
從表面上來看,凡人只會罵皇帝不講仁義。但是又有幾人能知道,那個皇帝心中的酸楚?
換一個角度思考,沒屠殺元勳的皇帝就得到了好結果嗎?
事實上,大多數改朝換代坐上天子之位的,都不是其一造反的農民。更多的是,手握大權的軍閥或者朝堂重臣。更加不要去論無計其數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假父”、“代政”之類了。
父皇手下那一批文臣武將,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不然也打不下這麼偌大一個天下。
但若果換一句話說,這些人個個都是膽大包天,敢造反敢殺人的亡命之徒!如果不是這樣,他們又憑什麼去打下這麼偌大一個天下?
那個他們尊敬的“天策上將”在,誰都不敢放半個屁。但是假如“天策上將”嗝屁了呢?
他們還會這麼尊重天策上將的兒子嗎?
如果一個當皇帝的人,去傻乎乎的相信所有人都會對他“忠”的話,那他這個位置也就到頭了。
父皇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派他來督造荊州城。
這件事,絕不僅僅是一個工程,裡面包含的意思太深了。
比如,如何收服駐軍的軍心。比如,城池攻防之術。還比如,如何治理一個城的百姓,能有源源不斷的軍糧士兵提供。
事實上,李臺所面對得,絕不僅僅是那些有可能出現的“叛臣”,還有更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