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賜知道,這是背屍者家裡供的十三須黑叫驢。
湘西除趕屍外,還有一種是背屍。
不過,千萬別以為“背屍”就是和趕屍一樣,揹著屍體運回去。
雖然叫“背屍”,但實際上就是做的盜墓的勾當。
在背屍這個流派中,都會供這樣一隻十三須黑叫驢。
據說這玩意非常靈驗。每次去盜墓之前,對十三須黑叫驢誠心磕頭燒香,如果此行有性命之憂,黑叫驢的鬍鬚就會掉落或折斷。
十三隻鬍鬚斷得只剩一根之後,就再也不能從事這個勾當。否則的話就會慘死墓中。
當然這並不代表一個人只能盜十三次,因為絕大多數時候,鬍鬚都不會斷。能讓鬍鬚斷十二跟的,不知道到過多少大墓。
而柳爺供奉的這個黑叫驢,就已經只剩下一條鬍鬚了。
換句話說,這貨已經是收了手的。
這也證明這傢伙以前是專幹背屍翻窨子的勾當,而且還得手了不少,家裡才會如此闊綽。”
趙天賜決定直接開門見山:“柳爺,明人面前不說暗話,咱們是要找乙骨文的。”
柳爺微微一笑:“很好。這個東西正好我知道,而且我這裡有一份用乙骨文寫的稿。”
趙天賜二人大喜,想不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於是立即問他什麼價格可以成交。
對趙天賜他們來說,不管對方提出什麼價格都還是能夠接受的。
萬萬想不到的是,柳爺搖了搖頭:“我不要銀錢。”
不等趙天賜開口問,柳爺就繼續說了:“除非你們能拿一樣東西和我交換。”
趙天賜沉聲問道:“什麼?”
柳爺點點頭說道:“你們跟我來。”
兩人跟著他進入了一個地底密室。
一進去之後,哪怕是見多識廣的趙天賜,也不由得嚇了一跳。
密室裡面,擺放著各式各樣的乾屍,躺在各種各樣的棺材之中。
之所以一眼能看到,是因為這些棺材蓋全部都是大敞八開的。
趙天賜掃了兩眼,裡面的棺材和乾屍並不是出於同一個年代。
而且從一些未完全腐爛的衣服來看,死者的身份也都不盡相同。
包括棺材裡麵人的數量也不相同,有一屍一棺的,有夫妻共棺的。最誇張的是,最大的一具棺材中,密密麻麻擠了十幾具屍體。
趙天賜疑惑地望向柳爺。
雖然自己也是做這行的,但這收集乾屍的事,倒是從來連聽都沒聽說過。
既然帶他們看這些見不得人的東西,柳爺也不打算隱瞞,直接開口說道:“我需要定屍鏡。”
定屍鏡趙天賜倒是聽說過。
那是法家的象徵之物,相傳造於紫陽山,能照天地禮義廉恥四維。此物可克天下一切屍變。
據記載,當年黃河裡有鰲屍興風作浪,覆沒船隻,秦始皇命人將此鏡懸於河口,從此便風平浪靜。
聯絡到眼前這些乾屍,趙天賜便明白了過來。
這柳爺要麼是被屍變所苦,要麼是要用這些乾屍做什麼法,總之必須要有定屍鏡才能進行。
見趙天賜面露沉思之色,柳爺從懷中取出一物說道:“為表誠意,柳某先奉上這個小玩意,還望趙兄收下。”
趙天賜看了柳爺手中那塊古意盎然的玉一眼,就知道不是俗物。
這塊玉只有小指粗細的一節,但絕對是件價值連城的寶貝。很簡單,這塊玉一拿出來,地底的陰冷潮溼的感覺就無影無蹤了。
趙天賜又看了一眼,這塊玉雕刻成一隻鳳的形狀。忍不住讚道:“玉在山而木潤,產於水而流芳。好東西,好東西啊。”
柳爺笑道:“好眼力。這是一塊沉在海底千萬年的古玉雕琢,玉性本潤,海水中沉浸既久,更增其良性,能瀉熱潤燥,軟堅解毒。我親身體驗過,含玉咽津,以解肺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