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了新發現。
在最後一個罐子上,再次發現了三頭六臂王妃的痕跡。
這幅圖非常奇怪。
圖上是描述的營造已經完工的情形,那是一座巨大的宮殿。
所有之前圖畫中出現過的工匠全都跪在宮殿門口低著頭,而宮殿裡面站著一些衣著華麗的人,露出非常愜意的微笑。
之前出現過的國君滿臉悲憤的表情,半跪著在地下。懷裡抱著那個王妃。
王妃也只露出兩條腿,分別有三隻手搭在國君的肩膀、腰和垂落下來。
從畫面上來看,王妃的手和腳都是軟軟地垂下,看樣子應該是已經死了。
當然,和之前那幅圖一樣,如果不是特別留意,根本注意不到那三隻手。
之所以說非常奇怪,是因為如果仔細看,會發現整個宮殿居然不是坐落在地面上,而是懸空了一點高度。
“他們建造的是天宮!”黃杏失聲叫了起來。
眾人的目光都不解地望著他。
黃杏開始講了起來。
上古之時,人、神、鬼並不是這麼界限鮮明的。
最早大家都住在地上,後來黃帝炎帝蚩尤一場大戰,改變了這這一切。
原本這只是人類之間的事,最後演變成了一場大混戰。不光是人類,神仙、鬼怪、走獸無不捲入其中。
最初,是黃帝和蚩尤為了搶地盤,都帶著自己的一群小弟,雙方大打出手。
然後黃帝打了九架都打不贏。
為什麼打不贏呢?這就又要扯到倉頡造字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簡單點說,一個是祈禱神靈賜予力量,一個就是有了力量好去打架。
這裡有個詞需要特別解釋一下。這個神靈並不等於後來咱們認為的“神仙”,而是所有未知的力量。當時,還沒有什麼好壞之分。
而且那時候大家相互之間的地位比較平等,不像後世那樣的,神仙高高在上,人類無比卑微。
“祀”也和後來的單方面祈求不一樣,更加接近於做生意。我給你這個神仙點什麼,然後換點什麼。
透過“祀”來和“神靈”溝通,那麼怎麼個“祀”呢?
最早就是用哪個跳舞和語言,然後就出了個問題。
神靈又不是一天到晚坐在那裡不動就等著你去“祀”的,人家也得出去散散步跳跳廣場舞什麼的。
你在那裡扭得起勁,人家根本就沒看到,有什麼用?
於是就有了個聰明人想出了個辦法,我把這些事兒給畫下來放在這兒。
這樣不管什麼時候,神靈回來就能看到:王三送給了我一頭牛,要我幫他做點什麼;陳四給了我一頭豬,讓我乾點什麼什麼……
這個“創新產品”具備不受時間限制的優勢,於是很快就推廣開來。
大夥兒都按照這個法子來祭祀之後,就又出現了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