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大周軍戰鼓再次擂起。
振奮人心的戰鼓聲,伴隨著六萬左右的大周步陣,齊齊向前推進。
那宏偉的場面,震撼人心!
稍微膽小一些的人,見到這般景象,估計會小腿發酸,膝蓋發軟。
早有先見之明的蘇言,目睹了兩日的殺戮,已經適應了那血腥的味道。
不過,即便是這回,大周軍集結了更多的兵力進攻,蘇言依舊是端坐在椅子上。
他不能急,更不能亂。
如今他儼然就是‘戰神’的化身,是穩定軍心的‘定海神針’。
他這般悠閒自得喝茶的樣子,已經深入楚軍將士的心目中。
主帥如此氣定神閒,不動如山,必定是心有溝壑,成竹在胸,早已有了退敵的良策。
安心,穩住……
狹路相逢勇者勝,兩軍交戰,軍心很重要。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雙方的主帥與將領們都十分清楚。
這也是為何張伶然下了死命令,務必在這第二回合拿下楚軍。
即便是不能拿下,也務必扳回一局,扭轉軍心不穩的劣勢,避免軍心渙散。
一但軍心渙散,第三回合甚至就不用打了。
正是因為雙方都很清楚,這第二回合短兵相接的重要性。
張伶然那邊下了死命令。
蘇言這裡,同樣下了一道死命令。
“趙將軍,即刻傳令給趙千戶,步陣出擊後,兩翼騎兵合為一體,衝擊敵軍的左翼。”
說完,蘇言在心裡補了一句,‘趙千戶,對不住了,要是你有命活下來,我再多賞你一朵鮮花,以後你去青樓的花銷,我全包了。’
聽到蘇言這樣的命令,三位將軍包括李百戶,無不心裡一驚。
蘇言這是要犧牲那一萬的騎兵!
拿騎兵衝擊完整的步陣,通常只能形成一波的殺傷力,造成敵軍步陣露出破綻而已,也僅此而已。
特別是以少打多時。
一旦敵軍經受住了騎兵最初的衝擊力,穩住了陣腳,騎兵的優勢便蕩然無存。
甚至在最初的一波衝擊過後,騎兵陣形就會凌亂,陷入敵軍步陣的絞殺。
這時候的騎兵只能當步兵使用,與敵軍肉搏,威力卻還不如完整隊形的步陣……
簡單點說,拿一萬的騎兵去衝擊,很有可能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