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聽得明白,並領會了蘇言的計劃。
影兒不但沒聽明白,反而越來越糊塗,很是費解地問道:
“公子,散播大周將要屠城的謠言,豈不是弄得人心惶惶,紛紛逃難。
就連那些不明真相的將士,很有可能就當了逃兵。
如此一來,我們豈不是自亂陣腳?”
逢戰必先安定民心。
公子倒好,反其道而行之,唯恐不亂竟然自己散播謠言。
影兒表示茫然不解。
蘇言笑著耐心解釋道:“就是要讓百姓們怕,怕得要死,只有恐懼,才能激發起他們保家衛國的決心。”
“這計劃分三步走,首先散播謠言,然後是封城後出安民告示,號召江邊郡的百姓,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置死地而後生,人人誓死保衛家園。”
“最後一步呢?”影兒迫不及待地問道。
“這最後一步,還是散播謠言。”蘇言神秘一笑道:
“先是讓百姓們絕望,再給他們希望,使得他們堅信,只要扛住幾天,楚國援軍便到。”
資訊傳遞滯後的時代,謠言利用好了,就能形成不俗的威力。
蘇言深知輿論引導民意,所能產生的力量。
他更深知,全民投入的‘全民戰爭’所能產生的殺傷力。
這次與大周的戰爭,蘇言的任務只是嚴防死守,無需去攻打大周。
發動百姓,依靠百姓。
從構築工事到後勤保障,能讓百姓做的,就讓百姓去完成。
如此一來,不但解決了人手不夠的問題,無形中還能把軍民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抵禦大周的進攻。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全民戰爭’,蘇言可是很清楚其中的力量有多大。
“想法是挺不錯,你就不擔心,大周大軍明日就渡江而來?”
待得蘇言跟影兒解釋清楚他的‘全民戰爭’,死神又給蘇言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
蘇言的所有設想,都是建立在有時間準備的基礎上。
畢竟就算能讓百姓們,都投入到這場戰爭中上來,比如構建工事,也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假如大周軍隊明日便渡江攻城,百姓還未來得急組織起來,江邊郡很有可能已被大周血洗。
這樣一來,蘇言所說的‘全民戰爭’,只能是空談。
“前輩問得好,這個問題我當然有考慮過,據我分析,今晚這一戰,至少為我們,爭取到了三天的準備時間。”
“何以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