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慈善?
積功德?
一聽蘇言稱讚自己急公好義,王國舅連忙擺擺手笑道:
“應有之義,應有之義,不值一提,當不得如此謬讚。”
“我來荊都這些天,可是聽聞,國舅爺樂善好施,行善積德廣結善緣。”蘇言對王國舅一頓吹捧,並豎起了大拇指誇讚道:
“荊都百姓,無不誇國舅爺是個大善之人,聽說不少百姓家中,給國舅爺立了長生牌位,早晚膜拜活菩薩,甚是虔誠。”
馬屁人人愛。
蘇言的奉承。
王國舅只當是蘇言,收到一大筆銀子後,歡喜之下,說幾句好聽的場面話。
這也是應有之意。
五萬兩銀子,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奉承幾句簡直就是天大的便宜。
這一大筆銀子,扔到水裡,可不光是有個聲響,能把小河給堵塞了。
王國舅還就不信了,堵不住你的嘴,當下他應和著謙虛道:
“大善之人,愧不敢當,也就平時給寺廟捐點香火錢,時不時地,給流離失所的百姓捐些錢糧,以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僅此而已,當不得那活菩薩。”
聞言,蘇言臉上頓時就掛滿了黑線。
說你胖,你還給我喘上了。
你要是善人,天下就沒惡人了。
蘇言之所以可以心安理得,臉不紅心不跳地訛王國舅銀子。
就是因為,這王國舅的銀子,每一兩銀子都是民脂民膏,每一兩銀子上都篆刻著罪惡兩個字。
來荊都之前,他提前派了影衛來荊都,收集一些重要的人與事的情報,為他荊都之行做好準備。
眾多情報資訊中,關於這王國舅的罪惡,簡直就是罄竹難書。
別看王國舅此刻落難了,就像狗一樣搖尾乞憐,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
在攝政王沒攻下荊都之前,仗著自己是小皇帝的舅舅,欺男霸女對於王國舅來說,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兒科。
正應了那句話。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對於王國舅這樣的人,蘇言怎麼可能同情他現在的處境。
今日前來落井下石,趁機訛他些銀子,蘇言都覺得便宜了他。
再說,訛他些銀子去做善事,也算是替王國舅積德,將功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