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王接管吳蘇城後,讓人貼出了安民告示,以安民心。
楚國軍隊也沒有像大周軍隊那般搶掠百姓。
百姓們這才敢走出家門,吳蘇城得已稍微恢復了些生氣。
改朝換代對於百姓們來說,無非就是換了個皇帝,誰來當這個皇帝都一樣,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重建家園。
百姓們質樸,也沒那閒功夫像文人墨客那般,整日地痛心疾首哀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海鹽國沒了,如今成了楚國百姓,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家財被搶光,說沒就沒了,百姓的日子無以為繼。
明日下鍋的糧食都還沒著落,誰還去關心改朝換代的事?
那些指責百姓麻木不仁的,都是些吃飽了,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
百姓這都餓得站不起來了!
蘇家鹽鋪重新開業的訊息一夜之間就傳遍吳蘇城。
這次蘇言倒是沒有花銀子請人散播訊息。
只用了一鍋粥就達到了廣而告之的效果。
蘇家鹽鋪免費施粥的訊息,對於大多家中已經揭不開鍋的百姓來說,無異於一根救命稻草。
朝廷的救濟糧正在運來的路上,一時半會到不了吳蘇城,遠水救不了近火。
即便救濟糧到了,也不是免費發放,還是需要真金白銀去購買。
這施粥的糧食還是蘇言去跟鎮北王借的軍糧,好說歹說才跟鎮北王借來了那麼一點糧食。
軍糧也緊缺,鎮北王似乎也沒有用軍糧救濟百姓的打算。
在吳蘇城,蘇家鹽鋪的口碑一向很好,這次施粥百姓們更是交口稱讚,口口相傳。
每日各個蘇家鹽鋪門口排起了長龍。
不過他們卻是排隊來喝上一碗稀粥的,並不是前來買鹽。
即便是雪花鹽已經半價銷售,依然生意清淡。
飯都吃沒得吃,誰還買鹽?
“東家,如此下去,可如何是好?”範鐵犯愁道,對於如此情況一籌莫展。
“如今最缺的就是糧食,做生意,缺什麼我們就賣什麼。”
陣痛是不可避免的,經歷過戰火的洗禮,想要恢復生機,還需時日撫平傷口。
因此蘇言心裡也明白,這鹽鋪生意要過些時日才會好轉。
“這施粥的糧食,我們還是借的軍糧,難道東家有辦法搞到糧食?”
這糧食如今在曾經的海鹽國地界是稀缺貨。
前兩日,範鐵帶人往南面,那些沒經歷過大周鐵蹄的城池收糧食。
不料糧商們惜賣,藉機哄抬糧價,因此範鐵沒能收到多少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