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青幹便是讓茶葉中的苦水走失,僅留下茶香滋味,便如同你我修行一般,去濁留清,這其中的學問大了去了。”
“你且安心在此將這些茶葉青幹,什麼時候達到老夫滿意的程度,便可以開始第二步了。”
溫禪點頭應下。
隨後便是在這茶肆中住了下來。
青幹並不簡單。
若是放在外界,這青幹便是直接將茶葉均勻攤放,靜置即可。
但是,因為此地乃是呂士鏞的一道神意所化,卻是並不適合茶葉青幹。
以至於溫禪只能利用本身文氣來適當的促進茶葉的青幹,這對於文氣的控制來說,既要極其精準,還要全面細緻的照顧到所有茶葉。
以至於溫禪在前幾日的青幹過程中,屢屢失敗。
呂士鏞也不急,只是讓溫禪上山再行採摘。
等到溫禪成功青幹出一批茶葉時,溫禪已經在這個茶肆中待了七日時間。
接下來卻是烘乾焙火的過程。
在這一次,呂士鏞教了溫禪一道術法,名為“指心火”,可以將文氣顯化於指尖,化成一縷火焰,隨後便可以利用這“指心火”來烘乾。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溫禪烘焙的效率極低,但是成功的機率卻是極高。
再過了半個月之後,溫禪才總算將所有的茶葉都焙火完成。
其間,溫禪倒是毫不著急,安靜的待在茶肆之中製茶。
在這大半個月的時間內,溫禪卻是發現自己的心境再次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直到這一日。
煮茶。
只要能夠煮出一壺讓呂士鏞滿意的茶,溫禪便能得到呂士鏞留在聖人封印中的那一道神意。
越是到了這個時候,溫禪反倒是性子越來越穩重。
溫禪對此倒是頗有信心。
只因為魚帽之中,還有一件溫禪從萬寶閣中拍下的紫微琉璃盞。
有了這隻紫微琉璃盞,溫禪相信就算是呂士鏞對於茶極其挑剔,想來也可以通關。
溫禪取出一小挫茶葉,隨後輕輕捻碎,隨後盛入紫微琉璃盞中。
再注入沸水。
霎時,一股濃郁的茶香在茶肆間飄蕩開來。
呂士鏞快步而來,不等茶湯冷,便是小口淺嘗了起來。
片刻之後,呂士鏞臉上滿是滿足的神色,道:“你小子倒是會取巧,這隻琉璃盞可以平添三分茶湯滋味,的確是一件寶貝。”
溫禪微微俯首,恭聲道:“不瞞先生,這隻紫微琉璃盞本是學生買來送給牧君子的,只是趕巧沒有送出去便來了此地!學生畢竟是第一次製茶,唯恐不能滿足先生的要求,耽誤了抵禦天魔的時機,故而取了巧,還請先生勿怪。”
呂士鏞哈哈笑道:“抵禦天魔本就是大事!若非老夫當年心血來潮設下這道考驗,不完成考驗便不能將神意交給你,老夫早就讓你取了神意走了。”
溫禪聞言,卻是知道……這考驗算是透過了。
當即再次俯身行了一禮,道:“學生謝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