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袁胤奉袁術之命將傳國玉璽乖乖送到董卓手上時,董卓心中自然大喜。
這恐怕就是傳說中的外交威懾了吧?
董卓對於這樣結果非常滿意。
而且不出袁術所料,當袁胤提出不準備回豫州時,董卓果然給他安排了一官半職,讓其留在了長安。
相國府
董卓手中把玩著玉璽,沒多久又將玉璽放回了寶盒內,其實也就一塊玉而已,沒什麼特別的。
“文優啊,你看看,這袁術乖乖將玉璽送來了,你說他這算不算識時務者為俊傑!?”
董卓笑眯眯的望向下首的李儒,李儒扯了扯嘴角,“袁術的確頗識時務。”
“這傳國玉璽討了回來,那明日早朝時本相當上表陛下,傳告天下。”
“嗯。”董卓掠了掠鬍鬚,“正好益州之地才收復,為按民心,可免其三年賦稅。”
董卓話音剛落,李儒連忙勸諫都:“主公,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嗯?!”董卓眉頭一皺,“為表朝廷恩德,減免些賦稅正好合適,這有何不可?!”
李儒苦笑道:“主公,減免賦稅以收民心到沒有什麼不妥,只是這時間……”
“時間?!”
董卓望向李儒詢問道:“文優的意思是這時間長了?!”
“對,對,對!”李儒連忙點頭,“主公,三年時間過長,如今各處開銷頗大,一下子減免三年賦稅,那益州的一些建設恐怕會跟不上。”
“這樣啊……”董卓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現在董卓掌控各地都已開始休養生息,開荒耕田、興修水利、建設學校、還有就是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
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有的建設都是要花錢的。
至於錢從哪來,大部分當然是從收的賦稅上來。
董卓這一下子減免益州三年的賦稅,以李儒的想法,那就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三年既然不行,那二年?!”董卓想了想,詢問道。
李儒依然搖了搖頭,“主公,一年,最多一年。”
“一年啊。”董卓摸了摸下巴,“一年還不如不減免呢,感覺好像沒有什麼誠意。”
李儒扯了扯嘴角,輕聲道:“主公,減免一年已經很不錯了,恐怕就算是隻減免一年賦稅,文和也要跳腳了。”
“好吧。”
“一年就一年。”
“這是個大事,要辦好,民心要安定下來,這樣才能為我所用,我等要把拳頭打出去之前,自然要先把拳頭縮回來。”
自己雖然有收買人心,給百姓減輕一些負擔的想法,但是不能打腫臉充胖子。
最後董卓同意了李儒的想法,從善如流。
人窮志短啊。
自從開始謀劃轉變自己的名聲後,董卓現在就連摸金的偉大事業都沒有去做了。
要知道這可是董卓最初時的生財之道,但現在自己的地盤還算安定,如果自己在去刨上那麼兩鋤,恐怕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聲望又沒了。
想到這裡。
董卓眼睛一亮,摸金不行,自己大概、可能、應該去考個古?
不過如果要考古的話,重要拿出東西堵住一些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