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不同時代的人,有時候她免不了會冒出一些,自己看來很正常,但別人不知道的詞語。
寧兮只能提前說聲對不起,我是被動的。
“你怎麼知道,你的話就能流傳下去?”
不是他寧商酉自誇,他恐怕比妹妹有資格說這話。可他不敢說,自己的話能流傳下去。
“哥,你知道流傳的必備條件,是什麼嗎?”寧兮要開始顯擺了。
“什麼條件?”
寧兮神秘一笑,“流傳的方式無非就兩種,一種是書面的,一種是口頭的。
單說口頭的,其實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要做到口耳相傳,大致就三點要求:一是朗朗上口。二是蘊含一定道理。這個道理可以深刻,也可以淺顯,但一定要實用,貼近生活。
三是簡單易懂。只有廣大普通的老百姓都能懂,才能不停有人使用、記得並學習。”
寧兮手指沾溼茶水,在桌上寫到,“有了這三個條件,咱們再來分析下,我剛才說的兩句話。
首先,第一點朗朗上口,這個沒什麼可說的,對吧?”
寧商酉點了點頭,確實很順口。
寧兮又寫了個二,
“第二點蘊含一定道理。哥,你覺得這兩句話有道理嗎?”
寧商酉再一次點了點頭,“兩句話都表明了錢的重要性,有道理。”
“然後是第三點淺顯易懂。”寧兮寫了個三字。
“我這兩句話,可沒一個生僻字,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字眼,不存在聽不懂的問題。”
寧兮又沾了一次水,將一二三都圈了起來。
“三個條件都符合,為什麼不能流傳?就以哥你來說,這兩句話你不會再忘記,對吧?”
寧商酉沉默了一會兒,接受新知識他需要點時間反應。
良久,他抬頭看著寧兮佩服不已,“妹妹,沒想到你這麼厲害,都可以做學問了。竟然將流傳的條件分析得這麼清楚,要是夫子知道了一定會很開心。”
“夫子?”
寧兮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十分講究禮儀的白鬍子老頭兒。
當初原主初入學堂,他拼了命反對,但後來原主一次又一次優秀的功課,讓他放下了成見,開始欣賞原主。
但也只是單純欣賞原主的才華和學習能力,還是主張女子不應該和男子一同學習經國之策。
“他可不會開心,只會說女子還是操持家務更好,然後轉身留一大堆功課。”
寧商酉想起夫子那個老古板,好像確實和妹妹說的一樣。
“那個老古董不喜歡變通,更不喜歡標新立異,做什麼事都要循規蹈矩。從吃穿住行到婚喪嫁娶,他一樣比一樣要求高,生在他們家的子孫真是倒黴?”
寧商酉也很無奈,好在他已經跳出來了,但妹妹貌似還得熬幾年。
見寧商酉看自己一副可憐的樣子,寧兮不自覺離遠了一些。
打打了一個哈欠,“困了,哥哥早些安歇!”
寧兮起身回屋,寧商酉坐了一會兒,寫了一封信,讓人送到京都。
黑市的事情不管是人口拐賣,私奴人口,還是出售違禁之物,都是律法絕對不容許之事。
而且還是涉及京都的權貴,這事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