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僅僅是這麼點。
當初,和李文音談論過不少話題,其中也正有未來的發展趨勢。
不得不說,李文音給劉傳雄很大的幫助。
市面上的爛片早已讓觀眾們感到厭倦,而此時如果率先反其道行之,不以明星偶像為噱頭,而以電視劇本身質量為吸引力,反而會有更好的效果。
尤其是配合政策,做一些正向的東西,搏一搏好感,對自己更有好處。
於是,劉傳雄便試著開拍了一部......相對於主流電視劇題材,有些劍走偏鋒的電視劇。
找的演員,沒什麼名氣,單純看演技和適合度來選角。
劇本很優秀,但因為作者不願意被資本買斷版權,又不願意讓別人對自己劇本動手動腳,導致光芒一直被掩蓋,找不到合作者。
而劉傳雄像李文音所說的那般,拋棄掉一個商人的眼光,去以觀眾的角度看待後,將這兩個結合起來,並且在電視劇本身的道具,特效,取景經費,乃至於人員待遇獎懲機制上多加投資後.......
電視劇居然意想不到的口碑爆炸了。
雖然在資料熱度上,不如那些以明星為噱頭的所謂“網路熱播劇”,但不得不說,去掉彎彎繞繞,反而也是會掙不少錢的。
雖然掙的錢在劉傳雄心中......【還可以】,沒有那麼驚豔。
但劉傳雄顯然是意識到了另一層的商機。
也就是優秀電視劇的造星能力,以及自己公司打響的“廠牌效應”,開始樹立起的這些“觀眾口碑”!!
不僅僅是本來沒什麼名氣的演員刷了一波關注,甚至相關的導演名,編劇名,乃至於公司名,都在一些電影發燒友的圈子中小火了一把!
這種勢頭很不錯,雖然現如今的吸金能力不是那麼顯著,但運作經營一下,很有可能取代現如今的偶像“快錢”模式,成為未來市場的財富密碼。
隨著生活質量慢慢變好,人們在娛樂消費上的支出總體就是上升趨勢,而在重重作品中,最終能長久殺出重圍的,肯定是靠質量。
如今,有了這個勢頭,便等於提前殺入了市場,佔據了份額。
良好的口碑,樹立的越早越好!
答應了李文音參加綜藝的請求後,劉傳雄多少也有些小心思。
優秀的電影電視劇,離不開優秀的配樂與相關歌曲,李文音無疑是這一界的翹楚,只不過因為地位與名聲過高,又是音樂圈中的金字招牌,導致李文音需要靠“高價”這個門檻來去掉大部分的合作請求。
不然......可得被各方邀約與死纏爛打弄的煩不勝煩。
所以......與李文音打好關係,儘量建立合作關係,是很重要的事情,起碼......按照李文音的脾氣性格,是完全不介意在優秀的作品基礎上,給出一個“友情價”的。
劉傳雄可太知道了。
對於李文音這種大佬,接的活,主要已經不看錢了。
而是看作品的質量,以及自己的心情。
看慣了無數人的劉傳雄更明白,對李文音來說,日常的結交給為重要,而不是靠著利誘的合作關係去“捆綁”。
......
綜藝的事情安排的很快。
幾乎可以說上面劉傳雄剛打電話,下面便迅速搞定了。
特邀嘉賓的襲擊可以說是毫無徵兆,即使是參與錄製節目的偶像們,也完全不知道誰來砸場子,整個綜藝也幾乎可以說是半直播形式錄製的。
除去偶像與砸場嘉賓的溝通與砸場嘉賓的演出,其他像是偶像的演出,偶像的花絮等等都是提前錄製好的。
提前錄製好練習花絮,等到直播當天,先延後十分鐘來播放演出實況,等到正式開演那一刻,掐斷演出,播放剪輯製作好的花絮,然後再切回演出。
裡外裡等於多出了近一小時的意外變更時間,操作起來並不難。
李文音與節目組商討好一些細節後,便開始準備起了砸場節目。
此時李文音卻有點犯難。
搞一些樂器演奏?
不行,即使是降維打擊,也實在是太用力過猛了,而且極其容易擺媚眼給瞎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