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霞山山路崎嶇,筆走龍蛇,從山腳至玉霞峰頂,曲曲折折,共有七處觀景臺。
每一處,較之上一處更高,看得更遠。
人越往高處,便越能見風光秀麗。
無論巉巖峭壁、蒼松古柏,抑或急湍白瀑、綠草紅花,都可一一領略。
因這七處觀景臺形似天上的北斗七星,故以“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命名。
平日裡,這七處觀景臺,不過是尋常人登高望遠、倚欄歇息的所在,但十年一次的登天宴期間,在仙人法陣的加持下,這七處觀景臺,便成了七處絕難攀登的存在,非大悟性、大毅力、大仙緣之人不可突破。
一步一步,曲曲折折,步步登高。
而明心姑娘曾經悟劍的玉霞峰峰頂,便是仙人的宴會之地。
唯有那些突破七星,登天而來的天之驕子,才能一享仙人登天宴上的一碗普通肉湯。
喝過肉湯,仙人便賜下成仙符,從此,凡人登天,可入仙庭,可為仙人,可得長生。
聽起來,這與武朝的金鱗試頗為相似。
但其實,有諸多不同。
登天宴並無問道之石的因果糾纏,所化幻象,乃是仙人的法陣佈下,與金鱗試的因果幻象,難有一比,對心性的考究,並不十分深刻。
而法陣中,也並非只有幻象一關,還有諸多磨礪。但大都是以武力破陣為主,考察較多的,是參與者的武力天賦。
也因此,透過登天宴授得的成仙符,含金量並不如金鱗試所授的成仙符那般高,聽雲陽真人說,他們在仙庭內的待遇,也會有所不同。
按林修然的理解,大概就是985畢業出來和普通一本畢業出來待遇的區別。
但也因此,登天宴的參賽者,並不用像武朝的金鱗試那樣,需持有昇仙令,而是無論老幼,無論強弱,人人都可參與其中。
參賽者,也並非僅僅侷限於宋國,附近那些沒有昇仙途徑的小國之人,但凡三十歲以下的,自可過來參與登天宴,一賭仙緣。
所以此刻,山下人頭攢動,從登天宴的起點一直向外延伸,足有一里,黑壓壓的都是人頭。
當然,那些達官貴人、武學世家的子弟,自然是列在了最前邊,與那些普通人都隔開了遠遠的一段距離。
魏素與邱大,便在那最前邊的幾十人之中,只是,如今邱大的身旁,除了他那柄大斧之外,還有著一架木製的輪椅,輪椅上坐著的,正是那貪廟旁的女乞丐。
她的原名叫黃鶯,如今邱大喚她娘子!
站在前列的這些世家子弟,一個個都器宇軒昂,眼神中有著絕強的自信。
他們,才是登天宴的真正主角,幾乎每一屆的登天宴,能夠成功喝上那碗肉湯,取得成仙符的,都是他們這群站在最前列的人,極少有那些站在外圍,只是來湊個熱鬧,定一下“品級”的普通人。
而所謂的“定品”,乃是宋國特有。
他們依託仙人佈下的這個法陣,來為國內的人才評定等級,從高到低,共有七品。
其中,闖過第一層“天樞”觀景臺的,便是七品武者,闖過第二層“天璇”觀景臺的,便是六品武者,以此類推,越往上,品級便越高,最終到達最上層“瑤光”觀景臺的,便是一品武者。
當然,到達一品,從此他也就是仙人了,自然不會在乎他這個凡間的品級。
所以,宋國境內,以二品武者為最高,如今宋國的那些絕頂宗師,多是在登天宴上評得三品、二品的武者。
但是,這群站在最前列的人,既然站在了最前列,便絕不是以定品為目標,而是以“成仙得道”為目標。
定下品級,對他們來說,便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