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讓武將有了固定的指揮權,更是給了武將自行招兵的兵權,招多少人,什麼人都由將說了算。
甚至愚蠢到許將領擁有利用軍隊謀財的權力。
岳飛就令岳家軍從事酒庫、營田、典質等生意,這種以兵養兵的模式,雖然使將領擁有更多的私人金錢。
也更加願意打仗賣命,還可以減少朝廷兵餉上的支出。但無異於是給自己挖坑!
如此一來,武將地位自然就在趙構當朝時期直線提升!
這原本是好事,在當時的環境下,算是明君之舉,可偏偏,前期以文治武的禍,埋的太深,中間又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只知道一味的提升武將地位,勢力,也就導致了後期唐朝藩鎮割據的情況再次湧現。
……各軍都以統兵大將的姓氏相稱。
什麼韓世忠的韓家軍、張俊的張家軍、岳飛的岳家軍。
……儼然是把國家的兵營,變成了私人大軍。”
此時,一旁的電腦上也播放起了岳飛的事蹟,曾小賢心中越發的搖頭嘆息。
“可惜,岳飛,註定要被殺……”
“各軍統領擁有權力後便開始追逐財富,後期,張俊更是使喚大軍為其建造豪華酒樓,搬運花石裝點庭院。
各路私家軍為了利益開始互相抵制,內鬥更是愈演愈烈。
……直至這些大將膨脹到,開始發動兵變威脅皇權了。
建炎三年,劉正彥就夥同將領苗傅發動兵變。
……截殺南宋大臣,逼宮趙構禪讓退位,好在最後兵變被平,兩人也被問斬……”
“也正是因為這場兵變,讓滿朝文臣,不管是求和派,主戰派,甚至是趙構本人,都明確了一點!
……那就是兵權必須收回,武將的勢力,必須削弱!
甚至為此而不惜放棄北方,也要收回兵權。”
“……不得不說大宋皇帝,對外不行,但是對內,卻是一把好手,收回兵權之路,可謂是計謀層出不群。
利用當時最大的兵團,岳家軍,韓家軍,張家軍自身的矛盾,從而一步步削弱兵權。
……顯然,最後趙構跟秦檜等人成功了!”
“什麼張家軍、岳家軍和韓家軍名號全都沒了,改為“統制御前軍馬”,至此兵權剝削全部完成。”
“……武將集團全部解決了,那接下來就是江南士紳了……”
此時,電腦上已經播放到了岳飛被十二道金令召回這裡,岳飛即將被殺。
聽到這裡,曾小賢眼中光芒湧動,“……而想要震懾江南士紳集團,只缺最後一步了……
……那便是拿三大將的項上人頭祭旗,威懾群臣,天下!”
此時,電腦上一陣悲傷的音樂流出。
一首詩出現: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