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是胡鬧啊,廢八股,這是要斷了我等讀書人的前程啊,我等十年寒窗苦讀一文不值啊。”
“八股絕不可廢。”
“反對廢八股。”
一群書生高聲疾呼,呼籲更多的讀書人加入他們,極力阻止這項政策的推行。
“若這地稅法實行,我劉家每年得多交多少兩銀子啊,老夫是萬萬不敢苟同的。”
“陛下不是抄了那麼多銀子嗎?流寇李自成被剿滅,聽說也繳了很多金銀財寶,可朝廷為何還要從我等手中搶奪銀子呢?這是要把我們也逼反嗎?”
地主鄉紳對新的土地政策深惡痛絕,感覺大把的銀子要往外流,這簡直是在割他們心頭上的肉啊。
“孩子他爹,地稅真的要變了嗎?”
“真的,真的,縣城都傳開了,孩子他娘,以後咱們就可以少交三成的稅,四娃不用送人了,咱們可以養活,可以養活了。”
“太好了,太好了……”
平民對土地改革還是非常歡迎的,因為這項改革只是讓擁有土地更多的人多承擔了一些責任,對地少的農民是利好的。
“這徵兵制簡直是不可理喻,竟然連本公子都要去當那**,我爹可是知府,除非直接給本公子一個總兵噹噹,否則誰敢抓本公子去當兵?”
“娘啊,朝廷竟然想讓孩兒去當兵,孩兒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咱們家這麼大的家業豈不是要便宜了老二?孩兒可是嫡長子。”
“我兒莫慌,為娘這就去和你爹說道說道。要是讓我兒去當兵,為娘不活了。”
徵兵制沒有將那些有身份地位的和富家子弟除開,那些符合年齡的少爺公子都在徵招的範圍內。
這些人大多醉生夢死、遊手好閒,怎會願意到軍中去受苦。
而且當兵在他們這些人的眼中,就是低等職業,只有沒飯吃的泥腿子才會去當兵混口飯吃,怎麼輪也輪不到他們,所以極力反對,其父母大多也不贊同。
海禁的問題,在大明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爭了這麼多年,也只是開了一個福建漳州的月港。
這一次,崇禎新政直接全部開了,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海禁切不可輕開啊,否則禍患將至啊。”
“海禁開了,海禁開了,好啊,太好了,這樣就可以放心的出海了,這日子有盼頭了。”
“海禁一開,這內河漕運怎麼辦?這一下要砸了多少人的生計,簡直是不可理喻,不可理喻啊。”
每一條政策,都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對自己有利的便贊同,對自己不利的便極力反對。
一時間,風起雲湧。
更有甚者,甚至準備組織武裝反抗。
西南的一些土司也在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