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珠有些小心翼翼地湊到老太太身邊奉茶,低垂著眉目生怕惹得這位主兒不開心,招來什麼禍事,又或許給她和蕭逝的親事帶來磨難。
卻沒想到那老太太和顏悅色,拉著顧明珠微微笑著問了一些問題。
少女驚喜交加,心情又有些複雜,只得一一認真應了,老太后又請顧明珠喝了一杯茶,兩個人頗為和樂。
臨別之際,老太太轉頭看向了一直沉默的蕭逝,語聲認真地問道,“從前我便告訴你,挑一個喜歡的,莫要辜負,你如今挑中了嗎?”
“奶奶看見的,便是孫兒挑的,無怨無悔。”
蕭逝略微彎下身子,屈膝蹲在老太后的面前,語氣有幾分撒嬌的味道,卻帶著一絲堅定。
皇后早亡,在皇帝顧忌不到的地方,蕭逝幾乎是在老太后的庇佑下長大的,也就是這兩年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勢力,老太后才放心出宮潛心修佛。
祖孫倆的感情自然無比深厚,甚至不用多說什麼,便只一個眼神,老太后已然明白了蕭逝的心意。
都道天家無情,他們蕭家卻總是出痴情種子,也不知道幸或不幸,老太后無奈地笑了笑,隨即擺了擺手,讓兩人離開了。
離開老太后居住的寢宮之後,顧明珠的心裡還有些惴惴不安,她看不出太后娘娘是個什麼態度,心中自然害怕。
然而蕭逝卻只是握了握少女的手,示意她一切安心。
兩人手心交握的時候,顧明珠的心情忽然平和幾分,無論是面對皇帝還是面對太后,蕭逝都未曾讓她一個人過。
這一瞬間的認知,讓少女的心裡暖洋洋的,同時也生出一股巨大的勇氣。
過了兩日,太后的御旨便賜下來了,恩賜顧家大小姐嫁與蕭逝為正妃,掌雍親王府。
這個訊息自然又是讓朝野駭然。
太后娘娘不管事許多年了,如今突然間賜下聖旨,眾人都搞不明白這其中有什麼由頭,只有少數人知道太后娘娘這是跟陛下槓上了。
太后的御旨在顧家宣讀時,皇帝自然又是氣得砸了一個翡翠琉璃盞,太監總管掃了一眼,忍不住有些心疼,今天也不知道是第幾個了。
在御書房內生了半天的悶氣,皇帝終究是坐不住了,連忙趕到了太后的宮殿,想跟自家孃親說些什麼。
皇帝知道,太后對他當年的一些行為頗有微詞。
皇后死去的那件事情,讓母親失望極了,逝兒稍微長大些,太后便搬出了宮,美名其曰為禮佛,其實只是為了遠遠避開自己。
做兒子做到他這個份上,屬實有些可悲。
對於太后娘娘,皇帝自然也是有所虧欠的,因為不能奉養其在身邊,太后提出的幾乎所有要求,皇帝都願意接受。
可關於蕭逝的婚事,實在讓皇帝無法理解,他甚至認為自己親孃久居京都之外,並不瞭解顧明珠的情況和名聲,才會由著蕭逝,下那麼一道胡鬧的懿旨。
讓堂堂親王娶一個傻子當正妃??
天大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