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分家並非是一件小事,皇帝自然也被驚動了,畢竟大楚以孝治天下,顧淵身為長子,本該有贍養老母的責任。
可當皇帝瞭解到顧家老太太的所作所為後,又沉默了。
要知道老太太當日派了家丁手持棍棒當街攔住顧家小姐,這一幕可是被不少人看見,那些家丁後來還進了京都衙役司,幾乎脫了一層皮,什麼都招了。
身為長輩,總該給晚輩留一些面子,何況顧明珠還是二品縣主,老太太此番胡作非為,不僅僅是打自己孫女的臉,也是在打皇帝的臉。
這樣的情況下,皇帝終歸是對顧家分家之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著顧明珠受傷的事情,賜婚之事又往後拖了拖,皇帝暗中命侍衛觀察著雍親王府,眼見著他這個兒子最近沒有什麼舉動。
或許是少年一瞬的心動罷了,皇帝如是安慰著自己,卻又覺得眉心跳動頻繁,總有些不詳的預感。
這一日,陶逸之進宮了。
顧明珠一直讓桃葉偷偷注視著禮部尚書府的動靜,此番見到陶逸之進宮自然驚喜莫名,想來是去找皇帝拒絕接受賜婚。
聽聞陶逸之在御書房跪了將近一天一夜,皇帝終於將人召了進去,也不知道談了些什麼,只知道陶逸之離開皇宮便徑直回了尚書府,閉門不出。
顧明珠心裡有些著急,又勉強鎮定的安慰著自己,皇帝想要博得一個仁君的名聲,便不能不顧及臣子的感受。
要知道自己於京都一向有著惡名,還是個傻子,陶逸之卻是出了名的清雋典雅,是京都閨秀的夢中情人,皇帝如此亂點鴛鴦譜,必然會引來朝堂和民間的議論紛紛。
皇帝若想維護自己仁德的賢名,在陶逸之不願意娶自己的情況下,只能作罷。
顧明珠不否認自己在進行一場豪賭,不僅是跟皇帝賭,也是跟陶逸之賭,跟自己的人生賭。
又過了半月有餘,皇帝最終沒有將那賜婚聖旨於朝堂宣佈,也不知道是不是歇了心思。
顧明珠心中有些惴惴,這段日子她很少見到蕭逝,只是在一些宮廷宴會上打過照面,可那少年都只是淡淡掃了她一眼便移開目光,全然不復曾經的柔情。
或許是自己的拒絕刺傷了身為皇子的自尊吧。
少女心中有些悵然,想到那一夜蕭逝表現出來的繾綣,似乎有些自己都沒察覺的失落瀰漫在心田。
顧明珠移開了目光,自然沒有注意到少年又不經意的看向了她。
這段日子以來,蕭逝一直都在壓抑著自己的情緒,皇帝一直派人盯著他,雖然少年很想不管不顧的去找顧明珠,卻知道那隻會讓皇帝更針對她。
為了少女的安穩日子,蕭逝只能選擇隱忍。
若是明兒答應嫁給他,他會有更好的方法護著少女,可是明兒拒絕了,蕭逝也願意尊重她的意見,暫且離少女遠遠的,免得給她帶來禍事。
縱然相思成災......
顧明珠此時當然不清楚蕭逝的想法,心情難免抑鬱,頭上的傷還沒好,顧淵夫婦也禁止她再出門,閒得少女幾乎長蘑菇了。
所幸相府的譚妙言發來了帖子,說是三月暮春時節,邀請顧明珠一起去放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