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老院士提的建議還是很好,楊平不僅記在心裡,還拿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做好記錄,這些建議不是老人家隨口說的,而是經過認真觀察和深思熟慮才得出的建議。
「我隨口說說而已,你還真記下來?」項老院士沒想到楊平這麼用心。
楊平收好筆記本:「項教授的建議讓我茅塞頓開,尤其是《醫學》我總覺得有點不妥,但是一直沒想明白哪裡不妥,今天項教授這麼一說,我算明白了,真的當時太激進,在目前來說,拋棄紙質期刊,全面擁抱網路期刊還不是時候,必須兩者並重。」
「是呀,期刊的嚴肅性不僅體現在學術的可信度上,放長遠一點還體現在文明的傳承上,目前來說,紙質的儲存穩定性高於網路。」
老院士本來想拉著楊平多聊一會,但是知道楊平工作忙時間緊,所以也不敢多留他。
平時項老院士在正式場合儘量不開口,他覺得自己老了,想法已經落後,隨便說一句話容易誤導年輕人,所以現在他乾脆什麼學術會都不參加,即使來何教授的實驗室,也是過來加油打氣,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絕對不會提什麼專業上的意見。
但是遇上楊平,老院士還是忍不住要聊聊專業上的事情,他知道,以楊平的水平是決然不會受到自己的誤導,所以趁這個機會過一把嘴癮。
「要不在這裡吃完飯再走?」老院士提議。
何教授趕緊同意:「晚上一起吃飯,就當我們感謝你,你給我們的專案提供不少幫助,很多還是關鍵性的。」
楊平看了看時間,本來就是快下班的時候來的,現在正是吃飯的時候,混一頓飯也不錯,好久沒跟項院士和何教授聚聚,只是自己現在做什麼事都沒以前方便,二順帶領的團隊總是跟在周圍,既保持距離,又如影隨形,不方便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自己無論走到哪裡都勞師動眾,楊平總是有點過意不去,不過時間久了也就習慣。
何教授開始張羅著訂餐,算上實驗室所有人,擺上幾桌沒問題,這些研究員、博士和碩士們聽說要一起聚餐,還是跟楊教授一起,就像粉絲能夠有機會跟自己的偶像吃飯一樣,一個個高興得幾乎跳起來。
項院士是我國數字人技術的創始人,我國第一個數字人就是項院士的傑作,那時的數字人只是可視數字人,可視數字可以認為是一個與真實無異的立體解剖圖,是數字人的1.0版本。
可視數字人的研究是一件細緻而艱苦的工作,需要將志願者屍體切成無數的薄片,每一塊薄片用數碼相機和掃描器進行拍照、分析、記錄,從這些人體的切片獲得人體截面的資料,再利用這些資料構建三維的人體解剖圖,這幅解剖圖就是數字人的1.0版本。…。。
這時的數字人只是一副更加高階逼真的立體解剖圖,從本質上來說與其它的解剖圖沒有區別,不具備任何功能性的東西,無論在醫學還是其它領域的應用也就十分有限,因為它只是一副高階解剖圖而已。
如果說可視數字人只是數字人的1.0版,後面的技術迭代有2.0版「數字物理人」、3.0版「數字生理人」和4.0版「數字智慧人」。
2.0版數字物理人比1.0的數字可視人要高階很多,它能夠對虛擬的外界物理刺激做出反應,比如骨骼受到暴力衝擊會骨折,血管斷裂後會流血,面板軟組織受到挫傷會腫脹等等,但是物理數字人僅僅模擬人體的對物理刺激的反應,這遠遠不夠。
3.0版的數字生理人,這要求極為複雜的數字技術,因為它要複製出人體全部或絕大多數的生理功能,已經不再是骨折、出血和腫脹這些簡單的對物理刺激的反應,它要模擬人體更加複雜的生命現象。
比如在失血的狀態下,它會跟真人一樣慢慢經歷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過程,進入失血性休克,最後因失血而死亡,即使死亡後,它也能夠模擬人體死亡後的變化,比如細胞的崩解等等。
如果對數字人的失血進行「搶救」,比如止血輸血,它又能模擬真正人體在搶救狀態下的恢復或者繼續崩潰的動態變化,這裡麵包含的技術極為複雜,所以不得不動用超級計算機來模擬,因為裡面涉及的各種複雜的模型,以及模型與模型之間的聯絡,需要極大的算力。
目前美國人沒有研究出完整的3.0版生理數字人,而是隻能複製出人體的區域性,比如頭部、心臟或者肝臟等等,而何教授已經做出完整的3.0版數字人,其中運用的數字細胞理念整整領先國際其它團隊一代。
如果現在將現在全世界的數字人技術進行分級,何教授是獨居最頂尖的一級,其它技術只能從第二層往下數。
何教授的數字人構建非常複雜,首先建立完整的數字生理細胞,模擬出細胞的功能,然後用數字細胞構建數字組織,由數字組織構建數字器官,由器官構建系統,最後由系統構建整個人體。
而數字人的最高階段是4.0「數字智慧人」,它不僅擁有虛擬的人類形體、解剖結構、生理生化功能,它擁有自主意識和人類智商,它一個完整的虛擬人,一個活在數字世界的人,電影《異次元駭客》裡面虛擬世界中的人就是這種。
像何主任這種生理數字人將來應用十分廣泛,可以應用於各種需要人體參與的虛擬實驗,只要不涉及虛擬人自主意識和智力的領域,這種數字人都可以應用。
比如在汽車安全碰撞實驗中,現在是利用假人和汽車的結合來完成實驗,使用攝像、感測等技術採集資料,以後可以將虛擬數字人技術和虛擬數字汽車技術結合,在電腦裡就可以模擬汽車碰撞試驗,直接獲得資料。…。。
生理數字人技術進一步發展可以用於藥物和醫療器械的開發,完全不受倫理限制,可以任意使用,在現實中使用人體實驗可能需要幾年才能獲得結論,在虛擬環境下采用電腦加速技術可能幾分鐘獲得結果。這樣可以大幅節約時間、降低風險,提高實驗的安全性和縮短實驗的週期。
所以何教授的數字人成果完全可以參評院士,甚至拿去衝擊諾貝爾獎都是有可能的,這如何不讓大家興奮,難怪項老院士這麼激動。
有了這套數字人技術,以後醫生的培訓模式也要改變,利用數字人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和觸覺模擬技術以後可以建立虛擬手術室,讓年輕醫生像玩遊戲一樣,在虛擬手術室練習手術,這樣很快可以提升醫生的操作水平。
在何主任實驗室裡,楊平和項老院士、何教授聊了很久,這麼聊下去三天三夜也不夠,項老院士提議去吃飯,邊吃邊聊。
既然來了南都醫大,楊平打算順便去看看陸小路,楊平接觸過這個小夥子,的確不錯,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才華與現在的地位明顯不對等。
既然是個人才,楊平就有挖人的心思,這種優秀的人才在這裡當個助手很可惜,要是去三博的實驗室,楊平肯定給他一個實驗室,讓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人才!現在楊平最需要的是人才,只有大量的人才,才能爆出科研成果。
科研光砸錢沒有,還要砸人才。
就連李穎彤那種危險的人才楊平都不放過,怎麼可能放過陸小路呢,自從與陸小路接觸之後,楊平怎麼覺得關汝言那些重量級的成果更像是陸小路做出來的,楊平時不時會有這種感覺,所以決定去陸小路的實驗室,也是關汝言的實驗室看看。
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項老院士和何教授要陪楊平一起去看看。
聽說楊平會來參觀自己的實驗室,陸小路很是高興,楊平已經成為他的偶像,去了幾次三博醫院,陸小路已經按耐不住那顆躁動的心,他很想做回真正的自己,這段時間一直煎熬的痛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