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團隊,任何個人都可以翻譯論文,翻譯出來放到板塊去接受大家的質疑和討論,最後在一番質疑和討論後,估計每個單詞的翻譯都十分精準。
真是神奇的期刊!
以前一份紙質期刊從發刊到醫生的手裡,最快需要幾天時間,慢的時候可能幾個星期,甚至超過一個月都不一定。
將網際網路與期刊結合,徹底改變期刊的傳播方式,讓它變得高效便利,論文經過稽核發表後,讀者即時可以閱讀。
“大家注意,我們的新期刊沒有期的概念,現在所謂的第一期只是為了迎合諸位的傳統思維,第一期只是面世的第一批論文,以後的論文只要大家寫好,隨時線上投稿,我們的編輯團隊與審稿專家會盡快審稿,只要合格,立即可以釋出。”奧古斯特慢慢地介紹。
“所以論文的發表以後是沒有期的概念,只有發表時間的先後,同一時間,可能很多篇發表。”
奧古斯特補充。
中國醫生,尤其稍微年輕點的醫生,怎麼這麼熟悉呢,這跟那什麼什麼不是差不多嗎?這是什麼什麼呀,怎麼一時想不起來。
“少量紙質版只是輔助,只是為了多一種介質儲存我們的論文而已,所以紙質版只是贈品、紀念品或存底的依據。”
這麼新穎的期刊,嚴格來說不是期刊,只是一個論文發表的平臺,的確是腦洞大開,居然可以這麼發表論文。
剛剛已經登入進去的醫生髮現,就這麼一小會。
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等,各個語種的翻譯文章陸續釋出出來,都是志願者免費翻譯。
任何個人或團隊都可以翻譯其中任何論文,甚至文章的一段或幾句話。
這些醫生幾乎可以看到翻譯者正在討論一些爭議詞句。
這種開放式的翻譯,讓論文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會變得十分的精準。
沒有帶電腦現在心裡著急呀,大家擠在有電腦的醫生旁邊。
“沒有電腦沒有關係,我們只要有手機也可以瀏覽論文,只要下載我們的app,可以在手機上閱讀論文。”奧古斯特是個優秀的解說者。
這時螢幕上出現一個巨大的二維碼,掃碼可以下載App。
不早說,沒有電腦的醫生立刻摸出手機,開始掃碼下載,然後照著螢幕上的提示註冊。
手機人人都有,世界上還有這樣的期刊?這真的是徹底打破傳統期刊的固有思維。
登上去以後,開始訂閱論文瀏覽,介面非常友好,瀏覽非常舒服,歐美的醫生從來見過這麼友好的線上閱讀體驗。
“大家注意!我們的期刊,不,準確說我們的論文平臺與傳統期刊不一樣,發表論文是完全免費的,不像傳統期刊,發表論文要支付一筆費用,我們不需要,只需要使用實名認證後,便可以發表論文。”
“但是訂閱卻是收費的,收費也不高,因為我們不盈利,收取的費用只是為了維護平臺,而且我們還接受捐贈,有專門的捐贈渠道。”
“不過為了慶祝期刊出生,我們會免費一段時間。”
奧古斯特繼續介紹,越說越興奮,因為期刊沒有面世時,他也不知道是這個樣子。
唐順這個傢伙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硬是沒有透露一個字,直到幾天前期刊面世,奧古斯特才知道唐順負責的期刊有多麼奇葩。
有個中國醫生終於想起來了,靠,這不跟中國網文差不多嗎?
把網文的思路用來辦這種嚴肅地期刊,也特麼一絕。
隨後好幾個中國醫生想起來,這就是網文的套路呀。
徐志良看周圍老外一個個興奮的樣子,不免有些覺得好笑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楊教授撥了這麼多資金給《醫學》期刊,唐順這傢伙,居然給辦成了網文平臺。
而且這個網站、App全是花大價錢請某知名網文平臺的技術團隊設計建設的。
所以中國醫生一看怎麼這麼面熟,現在看來,這如何不面熟。
會場的醫生陸陸續續下載APP,註冊賬號跟網站一樣非常簡單,可以用自己的手機,也可以用自己的郵箱,如果這兩樣都不用,也沒有關係,你隨便註冊一個使用者名稱,然後設定密碼,使用者名稱和密碼登入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