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歐洲戰爭打的還是太慘烈了,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力圖開闢南線戰場,不斷的向加里波利島投入軍隊,他們在這座半島上已經流了太多的血。若是輕言撤出,那等於前功盡棄了,畢竟投入了太多籌碼。”
李福壽輕嘆一聲,想了想,嘴角不由得又噙起一絲笑容,美日兩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一筆又一筆血債堆積起來,雙方已經欲罷不能。
試問誰又能後退?
對於倫敦的表態,李福壽還是那句話送給他們;吃的燈草灰,放的輕巧屁。
第二次每日戰爭爆發至今不過短短兩週時間,雙方的傷亡人數已經達到十一萬多,美軍更有超過10萬人被俘,倫敦嘴唇上下一碰說算了,這怎麼可能?
要說美日這兩個國家也好玩,情知公開宣戰涉及的面太廣,將世界霸主大英帝國置於極其尷尬的境地,所以兩國間戰爭打的如此之激烈,如此之血腥,竟然沒有公開宣戰。
交戰雙方悶著頭在北美這片土地上拳拳到肉的忘我拼殺,既不嚷嚷也不喊,懷著一股致對方於死地的狠勁兒,打的不可開交。
而北美爆發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歐洲各國竟然不約而同選擇了忽視,完全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我看不見,我看不見,那就代表真的沒有發生嗎?
現在整個世界到處都在打仗,歐洲,北美洲,非洲,亞洲還有遠東,只有大洋洲和東印度群島是一片世外桃源,沐浴在和平的溫暖陽光下,但這樣的好日子也沒幾天了。
這個精彩紛呈的國際舞臺上,怎麼能少得了大洋帝國的身影呢?
將蘇門達臘島這最後一塊帝國拼圖拿到手,李福壽就心滿意足了。至於紐西蘭在他的潛意識中,早已經是澳洲的一部分,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現在還不著急,等到明年下半年就差不多了。
今年國際上發生的一件大事,就是4月26日,原屬同盟國陣營的義大利在獲得協約國承諾的領土補償後決定倒戈,在與協約國陣營簽訂《倫敦條約》後,5月,義大利對奧匈帝國宣戰,與德國斷交,正式加入了協約國。
由於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決定性的一年,所以今年的戰事顯得有些沉悶,規模也不大,雙方都在默默的為明年的大決戰而做準備。
李福壽知道;
第一次世界大戰最血腥的就是明年,出現了三次大型的陸上戰役,在西線戰場上是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這兩場超級血腥的戰役,只有一想起來都讓李福壽感覺到後背發涼。
而在歐洲東線戰場,為了緩解德國對西線英法盟友戰場上的壓力,支援義大利,沙俄發起了稱之為“布魯西洛夫攻勢”的大型戰役,狠狠打擊了以奧匈帝國和德國為主的東線兵團,取得了沙俄迄今為止最為輝煌的勝利。
這場勝利,同樣是沙俄人海戰術的絕唱。
“布魯西洛夫攻勢”被列入世界歷史上死傷最重的戰役,此次攻勢,俄軍傷亡約50萬,奧匈帝國110萬,德國也損失35萬人。
這次攻勢,也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
德軍總參謀長法爾肯海因由於調兵援助東線,結果使進攻凡爾登要塞受挫,受到德皇威廉二世嚴厲批評而去職,隨後力主和西方媾和的軍方保守派興登堡和魯登道夫上臺,德國軍事戰略從此由攻轉守。
儘管布魯西洛夫攻勢在戰場上取得了成功,但畢竟俄軍死傷慘重,國本動搖,已經到了強弩之末,顯現出窮兵黷武的惡果。
此前,俄軍已經在二年戰爭中損失了多達500萬有生力量,俄國君主制已千瘡百孔。不久之後沙皇統治被推翻,這片廣闊大地迎來新的主人。
李福壽麵向著大海,心中閃回著記憶片段,目光顯得更加深邃。
這是一個大艦巨炮時代,一個世界潮流風起雲湧的時代,一箇舊日王者落幕,以洋,美,德,日為首新興工業國崛起的大時代。
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勸說大洋帝國參與歐洲戰爭的努力,給出了很多極為誘人的條件。
但是在大洋帝國看來,這遠遠不夠。
英法等國還沒有遭受最慘重損失,骨子裡高高在上的那股子味道濃郁的很,很有點兒那個想要做啥,又要立牌坊的樣子。
等到被德國人打成落水狗,就知道該怎麼求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