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的紐西蘭總督在幾名護衛的保護下,狼狽不堪的乘船逃離紐西蘭,跑到悉尼去避難。
其實,這些紐西蘭遊行示威的群眾訴求是不合理的。
參加澳新軍團計程車兵全是自願服役,自願前往歐洲戰場為大不列顛征戰,當地政府雖然有極力蠱惑性宣傳,但決定權依然在自己的手上,參軍了,哪能說反悔就反悔?
英國如今動員了五百多萬軍隊,僅印度殖民地就有一百三十多萬,還要加上其他殖民地的三十多萬士兵,法國動員了680多萬軍隊,德國動員超過700萬軍隊,俄國先後投入近千萬軍隊。
如此規模的世界大戰說參軍就參軍,說反悔就反悔,壓根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在有心人的煽動下,紐西蘭當地群眾的情緒不可遏制的爆發了,他們就想要孩子們都回來,為此很多人喊出了“加入大洋帝國”,“請大洋帝國為孩子們做主”的主張,竟然得到了熱烈的回應。
他們不知道,即便大洋帝國皇帝李福壽親自出面向倫敦懇求放孩子們回家,倫敦也絕不會答應這樣的要求。
都這樣玩兒戰爭也別打了,乾脆認輸算球。
與此同時
北美新墨西哥州邊境
大山岩元帥率領一群高階將官神色嚴峻的站在山頭密林中,透過望遠鏡俯瞰正在爆發激烈邊境衝突的地區。
一眼看過去,人群中肩膀上掛著少將中將軍銜的日軍高階將領竟然有30多個,還有四名掛著大將軍銜的高官,幾乎把陸軍大本營高階將領一網打盡。
秉承著扶桑人行事一貫細緻入微的優點,以大山岩元帥之尊,一定要到邊境衝突前沿親自看一看,不放過任何細節。
觀察片刻
大山岩元帥一聲不吭的掉頭走走進密林深處,這裡是位於圖森以東的比斯比地區,屬於亞利桑納共和國最南端,也是爆發邊境衝突較為激烈的地區之一,另一處在中部地區。
進入密林深處
這裡有一個簡易的軍事地圖板懸掛在樹上,旁邊站著十幾位胸口掛著金黃色麥穗勳帶的大本營參謀,每一位都是軍刀組出身的高材生,肩膀上掛著高低不一的佐官軍銜,神情恭敬的齊齊鞠躬行禮;“大元帥閣下,辛苦了。”
在軍中擁有崇高地位的大山岩元帥,以指揮南滿總司令部戰勝俄國人一戰成名,晉從一位大勳位功一級公爵,現代扶桑國陸軍建立者之一,在國內極受尊敬。
誰也不知道。他竟然偷偷的來到了亞歷桑納共和國,而且這裡還有那麼多陸軍高階將領。
由此可見
扶桑人圖謀這一場戰爭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美日雙方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歐洲無暇他顧的時候好好幹上一仗。
大山岩元帥走到地圖板面前停下腳步,神情威嚴的掃視了一圈跟隨而來的將軍們,也不多說廢話,伸手在地圖上點了點說道;
“諸位,在彼斯比地區的對面,就是美軍重點防禦地區之一。
米國人在該地區囤積了3.4萬人的陸軍士兵和7萬多民兵,並且構築了堅固的永久陣地和火炮要塞,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但是我們要看到;
相比中部地區的嚴密防禦以及科羅拉多高原山脈的不利地形,南部邊境更容易突破,而且突破之後一馬平川,在220公里之外就是對大扶桑帝國極端重要的油田,我們要把它玩完好的拿下來,這是此次作戰的重要戰役目標之一。
因此,陸軍大本營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