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眠
當第二天清晨的曙光照耀大地,沉睡的大都市甦醒過來,原本的一絲塵埃蕩然無存,空氣顯得更加清新靚麗。
紅堡,凌霄閣
連續一週的政事參議戰略研討會順利閉幕,會議上正式達成了重要的戰略性共識,為今後紅堡勢力發展指明瞭發展方向,明確了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這裡要明確一下;
為什麼說紅堡勢力而不是昆士蘭勢力,因為昆士蘭已經無法涵蓋遍及亞非兩洲廣袤的海外領地,紅堡是極具象徵意義的地理名詞,從這裡發出的指令具有無可置疑的權威性,適合澳洲本土及海外領地。
會議上達成的戰略性共識主要有以下七點,被稱為“七點戰略共識”,具體為;
其一,全面採用德式體制,具體的特點就是實權在領主,領地內議會無實權(不包括昆士蘭州議會,所指的是領地內議會,比如紅河谷市,松江市,香格里拉和婆羅州議會),領主有權解散議會。
其二,陸軍動員體制師從德國,海軍體制師從英國。
其三,司法繼承英美法律體制,融入部分適應澳洲本地特色法律法規,形成有利於平等,自由,公正的澳洲法律體系。
其四,積極推行南向政策,暫停海外殖民擴張步伐,苦練內功,厚積薄發,致力於澳洲統一市場的最終目標。
其五,經濟發展緊跟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以重工業,紡織業和裝置製造業為三個龍頭,積極推進科技創新,採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培養人才,形成科技人才的梯次配備,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其六,軍事戰略以發展海軍為主,陸軍為輔,海軍(海岸警備隊)爭取再用10年的時間,建設出一支規模有限,戰鬥力強悍,具備有限遠洋戰鬥能力的地區性海洋強軍。
其七,陸軍(國民警衛隊)計劃用10年的時間,建成8個具備世界水平的師級規模野戰部隊,具備維護地區性安全的堅強實力。
這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第一點共識,正式明確了紅堡勢力的體制,明確了李福壽的領袖地位,紅堡是以封建領主為核心的政體,簡單說就是關起門來自己做山大王。
嚴格的來說
上述政策有地方割據之嫌,尤其是第一條隱隱的含有君主立憲制的意味,只不過把君主更換成為了領主罷了,玩了個文字遊戲,機密檔案一旦洩露出去,必然引發軒然大波。
紅堡敢於這樣做,主要是源於大英帝國對殖民地的寬容,開明政策,大英帝國330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中,在印度有上百個土邦王公貴族,在非洲有埃及蘇丹,祖魯國王和土著酋長,在亞洲有阿富汗,緬甸國王,敘利亞埃米爾,幾乎囊括了人類一切尊貴的領主頭銜。
民族不同,政體多樣,殖民政策相對寬鬆。
英國首相迪斯雷利在1852年在回答議會質詢時曾說過:“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英國)脖子上的沉重磨盤”。
這句話,可以說是倫敦對殖民地態度的精闢總結。
只有兩個地方例外;一個是印度,一個是南非,印度是英國女王陛下皇冠上的明珠,南非則是英國的金庫。
其他地方包括加拿大,紐西蘭,澳洲,亞洲非洲殖民地甚至愛爾蘭,大英帝國都是一副高傲的姿態。
在維多利亞後期,英國的對外政策因為女王陛下的年事漸高變得溫和下來,早已不復早中期的咄咄逼人,正是在這樣的國際大環境下,紅堡才敢於突破種種限制做出冒險性的嘗試。
清晨的朝陽燦爛靚麗,播灑在紅堡高高佇立的凌霄閣上。
寬大的辦公室裡
“……戰略研討會結束以後,相關決議要儘快行成檔案,供各級機構執行,政務司和秘書處要專門組織學習政策精神,統一認識,提高各機構在新戰略下指引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加強保密意識。
呃……說到加強保密意識,安全處剛剛打了一場漂亮的反諜戰……”李福壽心情不錯的看了一下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