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萊格里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但比賽開始之後,他就發現不對勁了。
隨著比賽一聲哨響,曼城就盡全力對AC米蘭發起了進攻,而AC米蘭也沒有退守的意思,而是以攻對攻,採取針尖對麥芒的戰術,積極尋求反擊的機會,尤其是在中前場。
問題很快就顯露出來了。
曼城在傳控球方面擁有絕對的優勢,又是在主場作戰,這就使得曼城的球員從一開場就鎖定了控球權,AC米蘭只能透過逼搶和壓迫來進行防守,但問題也就出在這裡。
前場的沙拉維和伊布拉希莫維奇都頂得比較靠前,幾乎是貼著曼城的後防線在跑,羅比尼奧的任務是拖後,掐布斯克茨這個點,但巴西前鋒跑得很不積極,不管是不是留著力氣準備進攻,反正他在防守端是很消極。
這就使得布斯克茨很容易就獲得自由。
誰都知道,四號位在曼城的這套戰術體系,尤其是中場傳控球體系裡,作用至關重要。
布斯克茨一活,曼城的中場控球也就基本活了。
吸取了首回合比賽的經驗教訓後,馬塞洛和託尼·克羅斯頻頻拉邊,大衛·席爾瓦回撤,擺脫AC米蘭三後腰的禁錮,而蘇東的位置也很靈活,積極回撤,在三後腰和後防線之間一帶遊弋,隨時準備接應拿球。
這就讓AC米蘭的整個防守變得很分裂。
前場的三名球員,跟三後腰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防守真空,而在這一塊區域,曼城的傳控球基本不會受到多少阻礙。
馬塞洛和託尼·克羅斯的拉邊,更是把原本的中場小菱形,變成了一種扁平狀的大菱形,迫使AC米蘭三後腰的兩側,安布羅西尼和諾切裡諾不得不也跟著拉邊。
如此一來,範博梅爾坐鎮中路拖後位置,就顯得有些孤單了。
這時候,蘇東的回撤就帶來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中衛跟不跟?
不跟,範博梅爾應付不了蘇東。
跟,後防線就出現空擋,桑切斯和迪瑪利亞可沒有隨著蘇東回撤,隨時都準備斜插禁區。
不僅如此,還有一個很要命的地方就是,羅比尼奧放任布斯克茨自由後,曼城的整個中場控球徹底活了,他們就像是一臺發動機,源源不斷地傳球滲透,為前場輸送炮彈。
伊布拉希莫維奇和沙拉維組成的雙前鋒逼搶壓迫也不夠積極,很難限制住曼城的三後衛,不管是佩佩還是大衛·路易斯,或者是拖後的哈維·馬丁內斯,都讓曼城的後場拿球能力非常穩固。
從比賽一開始,AC米蘭就陷入了一種非常被動的局面。
照理說,在這種時候,採取首回合的戰術,全面退守才是正理,但阿萊格里賽前制定的策略是想要爭取先進一個客場進球,迫使曼城不得不冒險狂攻。
可現在,雞沒偷成,反倒把自己的腿給砸了。
開場僅僅五分鐘,大衛·席爾瓦就帶球前插,跟回撤的蘇東進行了一次二過一配合,蘇東回做,大衛·席爾瓦帶球直插禁區。
回防的範博梅爾沒有辦法,只能從身後絆倒了大衛·席爾瓦,這被主裁判出示了黃牌。
主力後腰,開場五分鐘就得黃牌,可見AC米蘭所面臨的防守壓力有多大。
所幸的是,蘇東開場後的第一腳直接任意球,腳感不是很好,沒能壓住球勢,有驚無險。
但僅僅四分鐘之後,曼城就再度創造出了一次機會。
布斯克茨突然前插,接託尼·克羅斯的傳球后,帶球往前推進,送出一腳直塞,給到了回撤的蘇東腳下。
蘇東停球轉身,帶球斜插禁區弧頂左側,吸引了蒂亞戈·席爾瓦和博內拉的注意力後,將球分給了迪瑪利亞,自己猛然一個加速,直插球門左側。
迪瑪利亞在禁區前沿左側接到球,心領神會,不假思索,左腳搓傳,將球挑傳到了左側立柱方向,而這時候,蘇東也甩開了內斯塔和範博梅爾,徑直衝到了小禁區前沿左側,整個人高高躍起,力壓蒂亞戈·席爾瓦,近距離頭球攻門。
可憐的蒂亞戈·席爾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