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理解此刻他的心情,就彷彿生生的硬吞了一個蒼蠅。
自己剛剛做的決定,馬上就要更改,而且是面對一個,對臥龍山做過巨大貢獻的人。
這樣做的話,恐怕所有兄弟都會寒心,尤其是王寧。
發現木化玉之後,臥龍山的收入增加了千萬,所有人充滿了信心。
臥龍山是一座寶山的標籤,越來越鮮明。
假如這一次他收回決定,王寧在鳳凰面前顏面掃地,直接影響兩個人的感情,那他就成了千古罪人。
鳳凰來到臥龍山的時候,王寧眼中那種渴望,讓他記憶猶新。
就算是為了王寧,他也不應該出爾反爾。
走到臥龍廟,葉天發現,從金陵那邊趕來的善男信女越來越多,年齡從十八歲到六十歲都有。
他看著那些人,感受到金陵人的信仰。
或許早就應該做一場法事,讓臥龍先生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讓那些人有一個寄託夢想的地方。
朱振海打電話請示:“那些記者已經坐得不耐煩了。”
葉天陪著李先生去見記者,先告訴大家:“李先生對於拍照十分憤怒,請大家把相機裡的照片先刪除,然後坐下來談。”
他的誠意感動了這些記者,大家心平氣和聊了起來,拍到的照片當然全都刪掉,一張不剩。
記者們最關心的就是臥龍廟的歷史,畢竟現在所有的旅遊景區,都按照國家級的標準來劃分,如果臥龍廟出現參觀**,會不會也向國家申請更高階別的旅遊景區?
這個問題,葉天已經跟朱振海聊過很多次,答案是肯定的。
臥龍山屬於金陵,屬於廣大百姓,不屬於任何一個人。
臥龍廟在這裡數千年,當然已經跨越了時間和空間,不管是誰承包臥龍山,臥龍廟都是公開的。
朱振海替他解釋:“以後會圍繞臥龍廟,修建一座旅遊通道,既不影響臥龍山其他區域的開發,又能讓老百姓來到這裡瞻仰神像,寄託對臥龍先生的敬仰之情。總之,商業開發和人文觀瞻互不影響。”
有一個記者很敏銳的提出養老院的問題,葉天笑著答覆:“這件事還在商量當中,並沒有正式決定,如果有下一步的變化,肯定會向媒體披露。”
接下來一個記者,表達了對臥龍山的祝福,他希望臥龍山儘快上市,在股票市場為更多人謀利。
葉天一邊應付記者,一邊在心裡反覆斟酌鳳鳴山的事。
他始終無法決定,到底是按照李先生說的那樣,直接進入嚴肅的法律程式,還是在這條路上走下去,讓王寧和鳳凰,藉助著鳳鳴山的威勢一飛沖天。
應付完了這些記者,他有些頭疼,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關起門來,喝茶反思。
他需要有一位名師給自己指點,或者他需要有一個知心人,能夠在他困頓的時候,為他指明北斗星的方向。
他撥打了夏夢的電話,希望對方遠在國外,能夠看清形勢,給自己準確的指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是當局者,而夏夢此刻就是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