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一邊聽著新皇李生的‘抱怨’,一邊愈發覺得自己選擇有多麼的正確。
不管在何處,少林寺也好,皇宮也罷,得到的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
如今蘇秦在皇宮裡看似沒什麼權利,但實際上卻是最悠閒的那麼一位。
每日簽到,修煉,到處溜達,還能不斷變強,豈不美哉?
“朝堂之上,臣子們敬我畏我,但這一年間,卻是逐漸出現了派系之爭。”
新皇李生說到這個話題,語氣逐漸沉重了許多。
事實上,不管哪個王朝,派系之爭都無法避免,只不過老唐皇在李生登基前,已經將朝堂清洗了一遍,無限削弱了派系黨爭。
但經過這一年時間,尤其是經歷了一次科舉,派系之爭已然再次露出苗頭。
這讓新皇李生非常心力憔悴,他允許臣子們之間護有爭鬥,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將唐國的利益放在最前面。
但派系一旦產生,對於某些臣子來說,自身派系的利益,或許會大於唐國。
“派系之爭?”
蘇秦思索了會,隨意問道:“為何會有派系之爭?”
“這說起來很複雜。”
新皇李生思索了會,阻止了下語言:“我唐國人才官吏基本上都是透過科舉考試產生。”
“而科舉考試,則是由主考官一手操辦,這就導致了,這位主考官所舉辦的科舉考試的考生,都被歸在他的門下。”
“如此一來,等到這批考生步入朝堂,便會自然站在這位主考官身邊,自成一個派系,排斥外人.....”
新皇李生三言兩語便將派系之爭的主要源頭說了出來。
事實上,歷代唐皇都知道這個這些,但知道歸知道,卻是解決不了。
總不能取消科舉考試了吧?
或者每隔一段時間,如老唐皇那樣清洗一遍朝堂?
“三哥,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新皇李生揉了揉眉心,望向蘇秦,開口問道。
“我的看法?”
蘇秦沉吟了片刻:“既然派系之爭的原因在於主考官,那就乾脆換一個主考官不就行了?”
蘇秦隨口說道。
“換一個主考官?”
新皇李生眼神一亮,但瞬間便黯淡下去,搖頭道:“科舉考試涉及到天下考生,關係到唐國社稷傳承,主考官只能在朝堂上的臣子中選取。”
“因為只有站在朝堂上的臣子們,才有足夠的影響力,讓考生心服。”
“但這樣一來,不管換誰,都會將那批考生推到對方門下,形成派系......”
新皇李生語氣苦澀。
“你誤解我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