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最後一個太子 > 第二十四章:新政

第二十四章:新政 (第1/3頁)

金志達勉力了一下張書同要帶地主老財的想法。

雖然,越南看似沒有大明那麼物產豐饒,又有足夠的工業品可以貿易。但作為一個原材料產地還是很靠譜的,別的不提,戰亂之後,糧食就可以賣了。

這看似是個十分矛盾的命題,實際上就是如此。

以後世的印度舉例,按說,以印度龐大的人口,他的糧食應該是很少有富裕的吧。然而事實上印度是全球糧食市場裡重要的出口國,因為糧食產量掌握在大地主上,需要糧食的貧民並不能控制糧食的貿易。

越南這裡,情況也是一般無二。

京師。

乾清宮,御書房。

朱慈烺難得在紫禁城裡辦公,但召開的會議級別也是蠻高。

東西兩府的人都來了。

樞密院與國務內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系,前者可以說是朱慈烺完全掌控可以貫徹的保留地,後者卻藏著許多舊朝裡的分子。

加上大明立國至今,幾乎沒有碰到過什麼特別重大的事情,以至於兩府一起議事的時候除了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裡,都很是出現。

不過今天的確是好幾個很重要的議題。

“陛下,臣這幾年軍律勞頓,多有暗疾,政務常有顧不及的地方,難免有心無力。為此,臣請乞骸骨,告老還鄉。”楊文嶽起身躬身一禮,面目平靜。

朝野對此很是接受,這已經是一個經過一番醞釀與鋪墊的事情了。楊文嶽明年六十五,年紀的確不小。加之此前頻頻軍律生涯,身子骨是有些舊傷暗疾。這幾年縱然軍務繁忙,也大多委任給了樞密副使倪元璐處置。

“朝廷還有許多需要卿家用力之處,卿家且多留時日罷。”朱慈烺的回覆差不多是預備好的慣例回覆。在這官員致仕的問題上,的確有些頗為虛偽的地方。比如,如果楊文嶽請乞骸骨,朱慈烺要是直接答應了,這就是完全不給楊文嶽一點面子。說不定還會傳達出一個錯誤的訊號:楊文嶽捲入了什麼罪大惡極的大案之中,晚節不保。

所以,為了大臣的體面,朱慈烺得三留,楊文嶽得三退。來回折騰次數越多,越是顯得有誠意,說明朝堂重視你,離不開你,越是有面子。

“陛下,社會保障稅保工人晚年福祉。大臣官吏為帝國肱骨,亦當奉行。臣請擴大社會保障稅。,建立官吏退休榮養制度。”朗聲開口的是顧炎武。

這一位一開口,滿場皆靜,又是紛紛為之動容。

不過,參加朝議的大臣們都是人精。御書房裡,能落座進來的這幾十號大臣都知道,事情絕非這麼簡單。

簡單說,顧炎武是在給全體官吏加待遇。而且,是要求皇帝陛下給官員退休金。

只是,工人們的退休金是從工坊主手中割肉而來的。加上大部分工人再怎麼算,也不會有超過五年的工齡。因為勞動契約是四年前的產物。

故而,朝廷完全沒有壓力支付至少三十年後才會給的工人退休金。

但大臣們就不一樣了。

遠的不說,楊文嶽的退休金要給多少?

給的少了吧,大臣的體面還要不要了?說不定人家覺得太少,少到感覺羞辱,直接不要了。那這政策可就壞名聲了。

要是給多了,這羊毛得出在誰身上?

讓皇帝陛下出?

大家瞄了一眼顧炎武,又偷偷看了一眼皇帝陛下,心道:也許皇帝陛下真的會這麼好心,但理智一點去想應該都明白……沒這麼簡單。也估計沒這個希望。

顧炎武是皇帝陛下的親信大臣,他不可能讓皇帝陛下出錢。這個點子除非是皇帝陛下親口說,要不然幾乎沒人會相信。

而這時,李邦華與倪元璐倒是相對而言鎮靜許多。說到底還是蘇州府那個小小秀才惹得禍呀。

但皇帝陛下卻願意為他平息事端,卻不由讓人感慨皇帝陛下對此人的好感,那等魄力與功績,的確不俗。

“老臣年邁,不敢戀棧權位,使朝政不順。幸得犬子皆是孝順,老臣無意空耗財政。”楊文嶽接話了。

顧炎武緩聲說:“非也,此乃聖主一片仁心所欲。況且,近來,考成法推行之後,接連查證不少官員貪汙、索賄、懶政乃至於觸犯刑律等重重罪罰。臣等一一詢問,多有扼腕嘆息之舉。不少官員並非貪得無厭之人,只因為官若是不貪,卸任之後多有衣食無著之苦。有念於此,臣懇請陛下新設官員的保障新稅,以此榮養官吏,使有心奉公之人,能純心奉公,無有雜念。”

在場之人聞言,紛紛發出各樣的感嘆之聲。

顧炎武說的是實情。

別看而今大明伴隨著朱慈烺掌權六年後日新月異,其實很多人依舊是老樣子,過去的思維作祟。

故而,大明各地,發展得好的地方宛若天堂。但同樣,封閉貧瘠之處,依舊是中古世紀,毫無變化。

最新小說: 大明最後一個軍閥 大虞掌燈人 女將在上:王爺放著我來 在下郭奉孝,開局娶洛神 三國:孫吳我做主 江山易改王妃難追 鐵血大明1625 穿越到明朝當舉人 大唐御史:女帝饒命 爭魏 三國從轉生到一杆長槍上開始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國之灌水奇緣 三國從救呂布開始 山寨小姑爺 大明,我要做皇帝! 三國之重生劉備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歲歲暮暮朝朝 漢末最強釘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