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到破產當然是個蠢事。
朱慈烺深切知曉這個道理,故而,一路上竭力壓縮了規模,更是帶上了那些願意跟隨前來通商的商人、學者。商人貿易後會繳稅,學者士子們自然對於官派旅遊不會反對。為此,這才將這個反對的聲浪壓了下去。
朱慈烺當然明白如乾隆七下江南一樣,洳隋煬帝東征高麗一樣,會如何損耗國力。可明白歸明白,朱慈烺的眼光是超絕的。
別的不提,旅遊業對地方經濟的拉動可是巨大的。
七下江南的損耗說到底還是政府環節的**損耗,是管理思路的落後,更是封建社會與工業社會的巨大區別。
朱慈烺不指望拉動地方旅遊業,卻有把握控制出遊時,對民生的影響。
比如,如原定歷史上乾隆七下江南,衣食住行都是得當地百姓負擔的。巨大的負擔足以逼得一大波人因此破產。
但朱慈烺可是給現金白銀的,採買模式之下固然有**,卻可以因此創造就業,讓財富流動到底層之中。
只不過,這一場政變出現,一個更加讓人擔憂的問題冒了出來:安全。
朱慈烺掃視一眼幾人,見眾人都是目光嚴肅,不由一嘆:“諸君試看,只此一趟朝鮮之行,便為我大明開疆三千里……”
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
但藩屬國與宗主國關係再怎麼密切,都是兩個國家。大明一直強盛,自然毫無疑慮。但若是碰上一場世界級的大戰,那便可能丟失這個藩屬國。
就如同後世英國可是日不落帝國,帝國的領土之上,太陽永不落下。可伴隨著一戰二戰結束,殖民地地便是陸續動搖,紛紛獨立。
若是將來大明輸掉一場戰場,朝鮮獨立出藩屬國,亦或者為外界的強國拉攏倒戈,那也是可能的事情。
但眼下,伴隨著中華同盟一出,伴隨著聯合作戰指揮委員會對朝鮮軍隊的控制,朝鮮都將越來越快地融入成大明的一隅。甚至,因為兩國只隔了一條淺淺的鴨綠江。完全可能在大明強大的吸引力之下,朝鮮重新成為帝國一個新的省份。
要知道,而今的朝鮮關稅已經為大明所控制,司法亦是藉著這一場對李皚的審判得以執行。軍權更是不用質疑地進入手中。朝鮮距離一個獨立國家的形象已經越走越遠了。
這一會朱慈烺的國事訪問,自然不是什麼出遊,而是碩果累累。
“陛下豐功偉績,臣等自然毫不懷疑。”吳甡也學乖了,一個高帽子先甩出去。
朱慈烺端正了態度,這一招可是他先用的,如何不知道厲害。
果不其然,高名衡接著道:“但以臣等看來,若是陛下有所閃失,則我大明中興無望。豈是化外之地一點小利可以改易的?”
朱慈烺被這高帽子帶的有點久久無言。
人家說得讓人心理真舒服,也是真的有點接不下去。
“還請陛下以社稷為重。若是陛下有所閃失,臣等縱然萬死也難贖其罪。”陳貞慧也跟著道。
朱慈烺揉著腦袋,想要掙扎一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