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德壽宮的漢城交易會辦的十分順利,六月六才剛剛過了小半日,就是一副繁花如錦的模樣。
有皇帝陛下一副字鎮住,各方宵小果然不敢來尋。原本那些恨得牙癢癢的牙人很快就被各路雲集的華商三下五除二就聯合漢城府拿下,隨便蒐羅了一下,就發現一大堆的鐵證,辦成鐵案押解入獄。
沒了那些寄生蟲一般的居間中介,貿易渠道轉瞬暢通,光是過去兩個時辰,金額高達一千元的貿易合同就高達上百份。
要知道,一千元可不是小數目,這就是一千兩銀子。足可以在大明京師買上十套房子了。足可見其購買力。
“本就帶來了兩百來號人,加上朝鮮各處的人手,咱們光是文職就有兩百餘人,護衛隊更是上千人。再調集人馬五百過來,也不怪旁人驚歎呀。”李巖笑著,忽而看了一眼天色,道:“時間,好像快到了。”
吳三桂也收起了笑容,一臉肅容地走進了後院。
這是德壽宮裡專門預留給交易會組委會的工作場地。
但是,裡面此刻卻是焦急地徘徊著十數號華商。
“方才李巖說得可是真的?”說話的是梁新立。
這一位,可是與皇帝陛下照面過的啊。眾人一聽梁新立開口,紛紛都是提起精神。
吳三桂頷首:“自然是真的。梁翁亦是見過陛下的人,這時候狂你們,到時候見了陛下能瞞得住誰?”
“自然是信得過樑翁的。”
“也是信得過吳東主。光是這一回發財的機會能給咱們,這就是天大的情誼。只是,只是這一回要辦的事情太震驚了。我們這才忍不住開口多問!”
“是啊,竟然是陛下要用我等,這真是……”
“真是三生有幸啊!”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就是梁新立此刻聽完眾人感嘆,也是忍不住跟著嘆了一口氣,道:“是啊。真是萬萬沒想到,我等還能有報效國家的那一天。本以為,我等久不居大明。已然成了棄兒。朝廷埋怨我等不歸國,似如叛國。現今,卻發現大明依舊待我等為大明子民。更要遠隔千山萬保衛我等的利益。這實在是……讓我等汗顏。此刻聽聞,只恨不得能捨了此身報效,豈會不從?只是……竟然真的有這個機會!”
從前,大明謹守門戶,除了藩屬國,海外鮮少有官方的足跡。鄭和下西洋這等後世傳揚的壯舉全然成了鋪張浪費,消耗國力一無所用的壞事。自然是他們這些華商想找一個渠道報效國家都報銷不了。
至於納稅,此前明朝的稅務就是一個坑,就算繳稅了,那也很難到國庫,更容易到某些貪官汙吏的兜裡。
後世有人感嘆,大明都要亡國了,士紳卻不捐錢報效國家。
但問題是大明可不是後世成熟的現代政府,你想要捐錢都捐不到需要的地方去。就好似在後世你想做慈善,但你捐給紅十字會,首先就擔心能有多少錢給災民。心中一堵,索性就不捐了。
今日,吳三桂說皇帝陛下有用得著他們的地方,如何不讓這些一片赤誠的華商激動非常?
且不提那些恩情報效,他們都知曉這位皇帝陛下是明君,最重功賞過罰。此刻得了功勞,日後人人都能有回報。就是一個大賺一筆的好機會啊。
當然,賺的不是錢。那是皇帝陛下面前露臉的機會,是一個政治資本。這更是千金難買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