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丁那一句“折了五成的鈔!”說出來,這早上的宛平縣衙裡溫度就低了幾分。本就入秋多了幾分涼意的縣衙內就更加氣氛冷冽了下來。
比起武將們的工資發放不同。近衛軍團的將士們基本上都已經在恆信商行開辦了賬戶,每月俸祿都是按時發放過去,從無拖欠,亦是沒有中間人貪汙挪用。
但文官就不一樣了。
朱慈烺登基前就一直沒有插手過京師文官系統,就是登基後,亦是南征北戰,沒個空閒的時候。如此一來,京師文官們的工資發放還是老辦法。
那什麼是老辦法呢?
比如吳英科,宛平縣令,從六品的官兒。一月俸祿8石糧。除此外,沒了。一石糧食是六十斤,一個月四百八十斤糧食似乎也夠吃,緊巴巴用一點,也湊合一家人過活。
但大明的財政系統可從來就沒如今這麼好過,慣例,一年算起來能有96石糧食,最後到手可就沒有這麼多了。
吳英科可就記得,去年一共領到手的就14石米,30兩銀子以及四百貫鈔加一隊破布。
按說,今年夏稅來了,朝廷也該將糧米都發了。尤其又有聖上大婚以及接連大勝,能夠多發一年的俸祿。這是聖上的賞賜,誰都滿懷期待。
故而,這一回一見費丁從戶部領到了宛平縣衙的俸祿,吳英科也是滿懷期待的。
但一聽折了五成鈔,吳英科頓時一陣氣悶。
“原本多發一年俸祿,現在又要折五成鈔,這敢情還是沒變啊。”這時,東城警署署長林鵬也不由感嘆了一聲。
警署雖然是暴力機構,但在建制上是屬於地方文職機構。這不,林鵬還兼任著宛平縣典史呢。
“要說完全沒變,倒不是……”費丁幽幽地道:“好歹多了一堆大明通行寶鈔。”
說著,戶房的人也將今年的俸祿給抬了出來。
俸祿挺不少,滿滿的數百個大袋子。見俸祿來了,眾人便紛紛朝著吳英科行禮。作為縣令,他自然是有優先權的。
依舊與往年一樣,一共十四石米以及三十兩銀子。要說唯一不一樣的,或許就在這銀兩以及那寶鈔上了。
吳英科揮著手讓後衙的家丁將糧食抬回去了,倒是看到那銀子的時候,不由驚道:“好精細的做工。”
眾人聞言,也都紛紛湊過去看。
“竟然不是銀錠。”費丁也驚呼了一下。
吳英科的手上有一盒子三十兩重的銀子。但這銀子卻不是一個個五兩大小的元寶,而是一個個圓形的小銀餅子。
銀餅子做工精細,頗為圓潤,一面刻著一個睜開的壹元,另一面則書寫著大明二六七年,以及一個日月龍紋。
吳英科拿出仔細瞧著,觸手摸上去,感嘆道:“這是能工巧匠所做啊。這銀餅子拿出去換,倒是能多兌一些銀子出來。”
眾人聞言,頓時紛紛也將自己那份俸祿都拿了出來。盒子一開,驚喜之聲紛紛傳了出來。
費丁以及林鵬等人都是驚喜道:“咱們今年的俸祿可都是這銀餅子啊!”
林鵬感慨道:“這般精細的銀餅子,縱然裡頭成色差了,拿出去換,也能升水個三成。”
另一邊,費丁的眼珠子就活絡多了,他笑道:“那可不一定。我宛平縣衙雖然靠著京師俸祿每年發的早,可這說不定這回京官們發的銀子都是這銀餅子。那要是都有,這可就指不上三成的升水了。”
升水說的便是額外的溢價,物以稀為貴,要是大家都有,那就溢價不了多少了。
吳英科緩緩頷首:“是這麼個理,但說回來,除非真手頭緊的。不然,少有哪處會將這銀餅子拿出去用。市面上通用的,有幾個是好錢。”
不同於後世大家都拿著人民幣硬幣用,說是錢就是說的紙幣。這年頭錢這一個字的花頭可就多了去了。算是錢的,除了爛大街早就沒價值的大明通行寶鈔,最主要的就是銀子與銅錢。在市面上通行的銀子可不是電視劇上那白花花整整齊齊的銀元寶,而是各種各樣的銀子。
有些人甚至拿著剪刀將銀子給剪開稱重使用,更別提那各種各樣,不同成色的銀子。就是銅錢鑄造的質量很差又稀缺,於是市面上甚至還通行過鐵錢。發達一些的地區或許會接受有信譽保障的銀票,偏僻閉塞的地方就只能以物易物了。
就算偶爾市面上能冒出來成色好,品相好的銀子,入手以後想的也都是仔仔細細收藏著,等關鍵時候再用。而這,便是劣幣驅逐良幣。
“不管怎樣,這都是件喜事。”吳英科終結了這個話題,因為他有發現了一個更加有意思的玩意:“這寶鈔,倒是不一樣了。”
說著,吳英科拿出來一疊寶鈔,不經意間抖動一下,發出了清脆的響亮聲。
這下子眾人的目光都紛紛被吸引了過去。
與此同時。
位於紫禁城的乾清宮裡,徐煥武進獻了一疊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