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地理形貌在明朝時其實與後世有極大的不同。
別的不說,一個黃河口就足以道盡滄海桑田之變。在明朝,黃河是與淮河一起入海的。故而,朱慈烺從河南到山東其實都是要繞道江蘇,當然也就是明朝的南京管轄範圍。
反過來說,從臨清運河南下順著淮河就可以入海了。
至於後世之中山東的入海口,卻只有一條流經濱州、利津的大清河。
而這裡,便是一處相對於整個山東而言頗為平靜的地方了。這裡不是什麼富庶的地方,相反,近幾年的戰亂使得這裡一直以來都是頗為貧瘠衰敗。
如此一來,清軍對這裡倒是也看不上什麼興趣,隨便破了一處名作利津的小縣城就這麼住了進去,等待著開春。
嚴寒的冬日實在是不得清軍的喜歡。不僅是戰士們需要休息取暖,最重要的是戰馬也不能這麼無止境地摧殘下去。秋高馬肥固然是出兵的好時候,可接連的大戰卻也讓戰馬折損嚴重,不是病了就是直接掛了。
還好,讓戰馬們可以高興起來的事情沒過多久就發生了。
縱橫山東各處以後,清軍的攻勢一下子樂觀到了極點,除了兗州一處頗為難打以至於被阿巴泰讓和託前去加強攻勢有些不同以外,其他地方可以說都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了。
哦……不對,還得算上臨清州與濟南府這兩個怪胎。
總之這麼順利的戰局也終於不必將戰馬使用過度可以休息一下了。
打完了山東各處無敵手的阿巴泰似乎又重新與朱慈烺卯上了,就這麼將搶了無數的金銀放在濟南府不遠的章丘小城裡,其他大軍竟是放棄馬軍不用,又準備開始攻城了。
這一回,清軍率先攻城的是濟南府。
畢竟,明軍鬧起瘟疫,清軍也不想交戰一番輕易擊潰了明軍結果自己也被瘟疫傳染了。
只不過,要攻打濟南府,其他麻煩事就來了。
前頭說的戰馬使用過度是一回事。但另外一回事,卻格外直接明顯地影響著戰局。
糧食不夠了。
清軍雖然打遍了山東幾乎大半州府,得到了天文數字一般的斬獲。但這些戰利品裡頭金銀珠寶居多,糧食這種難以運輸的東西反而較少。以至於到最後,就連清軍的戰馬想要養起來都困難。
恰好這個時候阿巴泰又要決定攻打濟南城。既然是攻城,那騎兵顯然是不好用的。偏偏對於清軍而言,又不能把戰馬殺了吃肉。於是阿巴泰糾結了一下,便大手一揮,將清軍共計三萬匹戰馬都交給了陳維道帶去放牧。
開春以來,山東還是有不少地方又重新長出青草,亦或者……稻穀的。
比如頗為荒涼的利津,就因為靠海的關係,許多地方不適合耕種,光長草了。這種地方延綿極大,格外適合放牧。
尤其是那些海邊地區,青草漫漫,幾乎讓放牧的牧民女真人們以為自己重新回到了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