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朱慈烺放下名帖和金元寶,帶著傅如圭離開。
只餘下李峻呆呆地看著這封名帖。
朱慈烺,這名字對於不少官員而言已經開始漸漸淡漠。但對於這些出身底層的人而言,卻不知為何突然有一種難以描摹的吸引力。
不少年輕士子已經開始低聲議論《少年大明說》,哪怕冒著師長的責罰。
他剷除了戶部貪汙的碩鼠,讓無數徘徊在倒斃路上計程車卒得到了自己的軍餉。
他給了無數人新生的機會,也讓無數人看到了,哪怕一無所有,只要有勇氣,有能力去改變,也能夠從那萬死無生之處,尋覓到一線生死!
忽然間,李峻提筆疾書,拿著一張紙,高舉著,衝到了朱慈烺的身前。
被擋住的朱慈烺不以為衝撞,而是放聲高喊了起來。
“大軍有望了!走,有了軍工專家,總算不用擔心被神機營與兵仗局的人丟來一堆爛貨了!”
果然,沒幾天,朱慈烺就在澄清坊的宅子裡見到了換了一身新衣,頗有些嚴肅的李峻。
“得先生之助,我大明強軍有望了!”朱慈烺大笑著過去迎接。
如此大禮,李峻頗有些惶恐。
一旁的傅如圭倒是很輕鬆:“李先生不必如此拘謹,一會兒還需要仰先生之大才,讓我軍別挑到一些破銅爛鐵呢。”
“正是如此!”朱慈烺說著,門外已經安排好了馬車:“好了,走吧,去神機營,看看我們的武器!”
歷史上,大明天啟元年在徐光啟的主持下,就領取了兩千支魯密銃用來訓練部隊。這其中,僅僅只有幾桿有問題,其餘大部分都可以用。
從這段歷史上來看,依照正常的軍火生產規律,大明顯然不止造了兩千支魯密銃。
而這些,大部分都珍藏在了神機營武庫以及兵仗局武庫之中。
這一次,朱慈烺得了崇禎皇帝應允,興高采烈來神機營與兵仗局,自然就是打算為自己的護軍,或者說那支家丁部隊拿到兵甲。
朱慈烺要出宮出京,太子護軍的旗幟顯然就暫時不能擺出來。兵甲戰襖可以暫時不領,但武器卻必須領出來。
好在,別人或許不知曉朱慈烺的來頭,提督神機營又兼領兵仗局的王承恩是絕對知曉的。
朱慈烺只是丟了幾個分量不小金燦燦的錦囊,就讓值守兵仗局的小太監笑王瞬間綻放了起來。
唯有看到這一幕的王承恩麵皮一抽,手中的金子拿也不是,送還也不是,只好暗地裡使勁,不讓朱慈烺在神機營與兵仗局領取兵甲有一絲阻礙。
於是朱慈烺很快就從神機營與兵仗局掏出了五千杆還算有點品相的魯密銃,又拿了三百杆顯然只是小批次製造的掣電銃,以及兩千杆火箭溜以及配套的火箭兩萬支。以及三門弗朗機火炮。
只不過,朱慈烺點名一下子要了這麼多軍備,很快就遇上了麻煩事。
有王承恩當面坐鎮,朱慈烺遇到的麻煩當然不是來源於神機營武庫。而是……搬不走!
這可不是後世,幾卡車的事情。這上萬的火器,還有諸多高危險的軍火,讓朱慈烺和傅如圭兩個人搬運,怕是要搬到猴年馬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