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到屋裡,鳳天就看到了放在炕上的那本叫做《蛟魚錄》的書。鳳天看到了書立刻就開啟了話匣子:“喲,老支書,沒想到呀!你還挺喜歡文學呀。”
“哈哈~就是簡單的看著玩的。”
“我看這本書叫做《蛟魚錄》,這應該是一本吧。”
“對,是。”老支書回應道。
“你也喜歡文學呀?沒想到呀,老支書。”
“談不上喜歡文學,就是看著玩的。”
鳳天知曉了老支書喜歡,立刻接上了話茬:“老支書,其實我也喜歡。”
一聽鳳天也喜歡,這兩人便搭起了話:“鳳天老師,你也喜歡呀,那你都喜歡看什麼型別的呀?說來聽聽唄,也給我推薦一下有什麼好書,我讓我兒子去縣裡面買一本,我解解書荒,我可是老書蟲嘍。”
“好呀,我以前看過海明威的作品,比如說《老人與海》,就非常不錯。”
“《老人與海》?”老支書疑惑的問道。
“是呀,《老人與海》。”
“那是講什麼故事的呀?說一下簡介唄。”
“講的是一個老水手,捕魚的故事,但是捕的不是一般的魚,是一條巨大的金槍魚。”
老支書聽過鳳天的簡介後,點了點頭,和鳳天說道:“聽著挺有意思的,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最後的結局嗎,那老人把金槍魚釣上來了。”
“好!有志者,事竟成。”
“但是後來那一條大金槍魚被鯊魚漁翁得利給搶走了。”
“呦,真是怪可惜的。”
“是呀,這是海明威在借物喻事。”鳳天解釋道。
“那他究竟在隱喻什麼呢?”老支書疑問道。
鳳天回答道:“隱喻自己要不斷的奮鬥,要對夢想不斷的追求,就算自己最後變得一無所有,也要去不斷的奮鬥!”
“聽著這主人公就很有毅力。”老支書說道。
“那麼老支書,我也想問一個問題,就是你這個《蛟魚錄》,都寫了什麼呀?”
“寫的是一條蛇的故事。”老支書回答道。
“一條蛇能有什麼故事呀?”
“我和你大概說一下簡單的經過吧,就是從前有一條蟲,這蟲食野果、樹葉,怕鳥畏獸,它慢慢的生長,就變成了長蟲;俗話說的好,長蟲為蛇,蛇食鼠吞蛙,繼續生長就變成了蟒;蟒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繼續不斷的生長,食鳥吞獸,長到一定程度,它便不再懼怕水,進入川澤,它就成了蚺。”
“是這樣呀,聽著確實有點意思,然後呢?”
“然後呀,蚺又繼續生長,越長越大,便不甘於苟活在眼前的沼澤了,它便藉助江河的流勢,匯入到大海當中,成為了蛟,這蛟吞魚群,食巨鯨,所以這蛟也越長越大;終有一天,烏雲密佈,天雷滾滾襲來,這大蛟知道是自己的劫數到了,但這蛟毫不畏懼,騰空出海,直面這九九八十一難,二十七道閃電闢出龍鱗龍尾,又二十七道閃電闢出龍足四隻,再來二十七道閃電闢出龍頭龍角。待劫數盡了,這大蛟便化身為一條青龍。這青龍嘯震世之龍吟,可上天入海,可吞天噬地,更無懼風雨雷電,有威震八方之神力!”
鳳天聽到老支書的解說,很肯定的說道:“聽老支書這麼一說,我倒是也很想看一看這部《蛟魚錄》。”
“你可以去看一看,非常勵志的一本。”
這也聊了許久了,鳳天覺得可以開始言歸正傳了:“老支書,我有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