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歲大的一營長周璞首先表明了態度,把詳細的家底子報了上來:“我們這是兩個步兵營,編制還是那個樣子,三個步兵連,一個重機槍連,沒有迫擊炮排,兩個營都是五百多人,帶著的那個山炮排有兩門山炮,帶了二百多發炮彈。”
新二十二師下屬建制團的步兵營,編制上是傳統的三步兵連一重機槍連,至於迫擊炮排,因為缺乏裝備和編制的改換,所以取消了這一編制,把火炮集中到了團級。
和教導大隊比起來,在炮兵火力上,這些基層的營級單位,是缺失的。
陳贗華插話道:“家底比不上你們教導大隊,但也是不差的,這次臨戰前補充了大量彈藥,弟兄們手頭上的彈藥還算充足。”
幾人說著說著,原本應當是研究作戰計劃,卻把話題歪到了彈藥數量上去了。
時間緊急,最後還是張煒提出了兵力分配的辦法,張煒態度良好,加上計劃妥當,周璞和陳贗華商議後也沒有其他意見。
三人最終敲定了針對這個日軍步兵大隊的作戰計劃。
張煒的教導大隊和周璞的六十五團第一營在此地就地設立二線阻擊陣地。
陳贗華的第二營,向後方行軍,構築伏擊陣地。
配備兩門博福斯山炮的山炮排,隨陳贗華的第二營後退,前往伏擊陣地
伏擊陣地的地點,則是周璞和陳贗華選定的,周璞與陳贗華的部隊是由崑崙關方向行軍而來,教導大隊雖然也是從那裡過來的,但沿途的路況和適合的伏擊區,早就被經歷過血戰的張煒和軍官們拋到了腦後。
陳贗華和周璞則比較熟悉,按陳贗華的說法,再往後走十幾裡地,公路兩邊的地形比較崎嶇,有小丘等易於隱蔽的地形,正是伏擊的好地方。
山炮排隨陳贗華的六十五團第二營參加伏擊陣地的構築,修建他們的臨時炮兵陣地。
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
二線陣地的主要目的是遲滯日軍,陣地早晚也是要丟掉的,不需要在這個陣地上浪費太多的火力,炮彈,還是留給伏擊時候的小鬼子吧。
現在已經過了晚上五點,張煒估計日軍的大隊人馬會在天擦黑的時候到達二線陣地。
日軍行軍的時間加上鄧軍林撤退的時間和二線陣地遲滯的時間,給陳贗華修築伏擊陣地的時間,最遲是到明天早上。
各項戰術環環相扣,在此之前,張煒要指揮部隊,和友軍在二線陣地裡死死拖住鬼子,儘可能遲滯,殺傷日軍。
總而言之,二線陣地要給鄧軍林的撤退和伏擊陣地的戰備爭取時間,第一階段的戰鬥已經結束,能否成功伏擊日軍,現在就看第二道陣地的阻擊和遲滯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