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軍在全州附近的訓練持續了大概一個月有餘,教導大隊作為新二十二師的一部分也參加了演習和訓練,演習的規模是張煒所見過最大的,一個軍五萬多人,八十輛坦克,以及火炮,高射機槍,戰防炮等。
全軍只要訓練一天,槍炮聲就能響一天,為了增強配合和凝聚力,不同的部隊還進行了配合性的演練,張煒有幸和其他兩個步兵師的官兵以及軍直屬部隊進行了配合,藉此對第五軍全軍的狀況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
和第五軍軍直屬部隊官兵打交道的時候,張煒對第五軍目前大致的家底兒摸的差不多,第五軍有八十多輛輕重坦克,以及高射機槍和戰防炮,各類裝備齊全,裝甲力量和防空火力,工兵騎兵等單位齊全。
不過美中不足的還是炮火方面,張煒發現軍直屬部隊根本就沒有炮兵,全軍的弱點還是缺乏身管火炮。
軍一級單位沒有能給下級單位提供火力支援的火炮,師級單位上,新二十二師的師屬火炮是一個八二迫擊炮營。
二百師和榮譽第一師的情況要好一些,但似乎也只有榮譽第一師有裝備身管火炮,一個七五山炮連,全軍仍然缺乏身管火炮。
和日軍相比,即便是五軍,也還是有著炮火支援不足的短板。
步兵武器裝備則是很不錯,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極好的,步槍基本是七九中正,輕機槍大部分是捷克式,重機槍以國造二四式為主,蘇式的重機槍不太好用,只有高射機槍部隊在用。
戰鬥兵可以保證人人有鋼盔,步槍手人手能發到一把刺刀,軍官配有國產防毒面具,士兵配發布制簡易防毒包。
人員方面,新二十二師和二百師新兵較多,但也是後方目前能提供質量比較好的兵員了,兵雖說都是抓來的,可也能分出了三六九等,主次好壞來,分給第五軍的,基本都是矮子裡拔出高個兒來的兵。
而榮譽第一師極為搶眼,這個師計程車兵絕大部分是傷愈歸隊的老兵,有的傷過兩次甚至三次,加上從其他部隊抽調的諸如傷兵隊和榮譽士兵,組建了這個師。
榮譽一師計程車兵普遍和日本人打過一年以上,具有比較豐富的戰鬥經驗,演練中的戰術動作和表現肯定是要強於另外兩個師的新兵的。
但張煒並不認為榮譽一師就能排在第五軍的龍頭位置,觀察榮一師的演練,士兵的表現很不錯,戰術動作和射擊成績優秀,這些都是新兵所不具備而老兵特有的優秀素質。
一支部隊想要有戰鬥力,不僅僅要靠士兵階層,軍官階層也同樣重要,榮譽一師的毛病就出現在軍官上。
張煒發現他們的基層軍官對於戰鬥的組織和指揮能力不是很強,在演習中有很明顯的體現。
基層軍官的素質和水平是配不上那些傷愈歸隊老兵的。
榮一師計程車兵是傷愈歸隊者居多,軍官可就不是了,有很多是畢業的軍校生或者是行伍提拔上來的,戰鬥指揮能力並不強,有沒有經受過特別的訓練。
同等規模下的對抗,張煒覺得新二十二師不會比榮一師差,至少新二十二師的基層排長們是經過教導大隊訓練後的,各方面的能力要強於榮一師的基層軍官。
日復一日的全軍訓練,終於等到了軍委會的視察人員,軍委會是帶著任務來的,視察第五軍,並且要對第五軍進行點驗,親自觀摩第五軍的演習,對第五軍進行戰鬥力評判。
軍委會給了第五軍優厚的條件,可不是白給的,視察和點驗的方式也很簡單明瞭,全軍先列隊接受類似於檢閱的視察,而後進行軍事演習,作為軍委會人員點驗的標準和依據。
張煒的教導大隊作為第軍新二十二師的建制部隊,即將參與這次校閱。
全州的訓練生活過的也不慢,大規模的點驗和校閱,在炎熱天氣裡就此展開。
校閱的各項事宜和調令,師部給教導大隊以及各團,各師直屬部隊下發了命令。
校閱就是全軍列隊,這一點上相比演習和戰鬥訓練,更像是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