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顧長卿正色道,“微臣想離京數日,去探望一下趙副將與齊參將的家人,他們在此次戰役中立下大功,本可活命,卻為了救手底下的將士與凌關城百姓,選擇了與陳國的將領同歸於盡。微臣想親自將他們的軍牌帶回去。”
馬革裹屍,千里不還,所能帶回家鄉的也唯有一塊證明自己身份的軍牌而已。
這原本就是顧長卿的計劃,只不過出了仙樂居的事,這個行程提前了,他在慰問完二人的家屬後,就要去查探仙樂居少主的底細。
對於這樣的要求皇帝無法拒絕。
皇帝嘆了口氣,點點頭,道:“你去吧,朕等你回京再封賞你。”
顧長卿拱手道:“微臣所求並非封賞,只求昭國國泰民安,政通人和,百姓豐衣足食,男耕女織,再不必飽受戰火流離失所。”
這又何嘗不是皇帝的期許?
昭國作為一個下國,不論經濟與兵力都遠不如上三國,別看京城百姓安居樂生,事實上如邊塞這種苦寒之地,百姓們節衣縮食,連填飽肚子都不容易。
而同樣擁有一片寒冷冰原的燕國卻可以做到民生富庶,百姓不受飢寒之苦。
如果可以他真想去燕國取取經,看燕國國君是如何將一個下國在短短數十年內治理成六國第一強國的。
顧長卿得到皇帝的准許後,當日便啟程出了京城,與他一道隨行的還有兩名顧家軍的將領,因此誰也沒懷疑他還懷揣著別的目的。
顧長卿今日來的這麼一趟令皇帝的心底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他突然感覺自己的封賞是不是有點兒不夠?
皇帝思前想後,將魏公公叫了過來:“老侯爺的傷勢如何了?”
魏公公笑道:“聽說沒大礙了,能下地走動,就是沒從前利索,顧姑娘說什麼日後得給復個什麼就能痊癒的!”
皇帝嗯了一聲,道:“你派人去一趟定安侯府,將老侯爺接來皇宮,朕有事與他相商。切記,馬車行慢點,勿要顛簸了老侯爺。”
“要不奴才親自去一趟?”魏公公問道。
“也成。”皇帝道。
魏公公於是親自去了定安侯府,將老侯爺接來了皇宮。
老侯爺雖是能下地走動不假,卻並不能走太久,他的四肢都被打斷過,如今雖是長好了,到底還得養著。
皇帝是讓他一路坐轎子坐到御書房的,這是一種無上的殊榮。
而他進了御書房後,皇帝又立馬賜了座。
“陛下。”老侯爺受寵若驚,打算站起來回話。
皇帝壓了壓手:“顧愛卿坐吧,你是朕的肱股之臣,邊塞一站,你亦功不可沒。”
皇帝很清楚老侯爺在此次戰役中發揮的作用,如果不是因為他,顧嬌與顧承風便不會去邊塞,而如果他倆不去邊塞,昭國將失去了一位出色的將領,邊塞將多失去一座城池,瘟疫會害死不計其數的百姓……皇帝也可能會永遠地失去寧安這個妹妹。
總之,託了顧潮的福。
況且顧長卿與顧家軍如此奮勇,又何嘗沒有顧潮被抓走的緣故?
“微臣不敢當。”老侯爺拱手。
皇帝感慨地說道:“顧潮啊顧潮,你是個有福的,幾個孫兒個頂個的優秀。”
顧長卿自不必說,這孩子從小到大就沒令人失望過。
顧承風與顧嬌則是意外之喜。
“陛下過獎了。”老侯爺謙遜地說。
“好了,你我君臣多年,這些場面話就不用說了。朕今日召你入宮是要與你商議一番封賞你幾個孫兒的事。”
老侯爺雖是武將,對數字卻還算敏感,無三不成幾,可明明他只有兩個孫子去了邊塞——
“朕打算擢升你的嫡長孫顧長卿為正三品定北將軍,次孫顧承風為正六品越騎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