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童子一聲怒喝,喉破蒼穹,震塌萬古。
剎那間,白光大盛,照的十方世界近乎透亮。
無色世界寸草崩塌,似要瓦解,聶齒更是被照的通體透亮。
黑龍神色動容,即便是他,也不輕視如此洶湧澎湃的光明之力。
光明與黑暗並存,是整個混沌中與大澤之力對抗最多的混沌本元之力,是陰陽交融,也是水火不容,二者的本元在混沌中的交惡本就最深,如今兩種元力擇主,其主同樣是交惡最深,彷彿是延續了昔日的戰火與仇恨。
虛空塌陷,混沌精元裹挾著眾多混沌生靈,遠遠的向後退去。
陣陣轟鳴聲不絕於耳,恐怖的死亡氣息四處瀰漫,任憑他是誰,在這股宏偉的力量面前,都不得不震撼。
“好強大的殺氣!”黑龍讚歎,但同時也更加的堅定了要除掉聶齒的決心。
光明之力與大澤之力並列,其實際強度幾乎持平,試想一下,光明之力都已如此強大,若真叫聶齒尋回大澤之力,豈非也會如此強大?
黑龍不想再多一個勁敵,最好是藉此機會,把太上也給幹掉。
如果他以一己之力,同時掌握有三種元力,那將是不可估量的強大。
雖然一人無法獨得三種元力,但他卻已掌握了一種秘訣,能夠驅使著一種本元,吞噬掉其它本元。
此種秘術,也正是無色之力本元之願。
在古老的混沌中,無色之力本元、光明之力本元與大澤之力本元,三者皆沒有靈智時,無色之力就單純的想要吞噬掉光明之力與大澤之力。
無色的本元認為,這兩種本元都是自己的化身,應該屬於自己的一部分。
就像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那樣。
混沌是為無極,而無色自認為就是太極,光明與大澤,就是明與暗的爭鋒,如同陰陽。陰陽輸入太極,故而無色之力覺得光明之力與大澤之力應屬於自己。
無色之力,何為無色?群山褪色,化一切為透明,是為無色。璀璨崢嶸,化一切為無痕亦是無色。
同樣,以黑白染江山,亦是無色,天地褪色,只剩下黑白,也屬於褪色。
江山無物,皆可為混沌,而無極當屬天地,可化混沌,可吞陰陽,這是無極之道的由來,也是無色之力的本元意志。
故而黑龍得到了無色本元之力,也承載了無色本元的意志與願望,他有煉化光明之力與大澤之力的手段,但前提是必須磨滅大澤之力與光明之力的本元意志。
而兩種本元之力都已認主,有了主人,又豈能沒有意志?如何磨滅?就從本元之力的主人入手。
磨滅了本元主人的意志,就相當於磨滅了半個本元的意志,因此在黑龍看來,兩種本元的主人都必須去死,只有殺了聶齒與太上,他才有機會吞併兩種本元。
所謂的吞併,事實上,並不是黑龍獨得三種本元的力量,而是掃蕩乾坤,已無色本元之力吞併光明之力與大澤之力。
從此以後,天地間再無大澤之力與光明之力,世間只有無色,為萬物之主宰,再無其它元力可與之爭鋒,混沌也要在其腳下臣服,天地當歸順。
可以說元靈不出,誰與爭鋒?
然而,前提卻是,他必須解決的太上與聶齒。
而眼下的機會再好不過,太上以計策,麻痺藍羽,使其遭受重創,聶齒眼紅,誓殺太上為藍羽討回個公道,正好為黑龍創造了可貴的機會。
雖然他覺得聶齒明顯不敵太上,不過若是能將其重創也是好的,實在不行,讓他消耗些戰力,也可以。
畢竟無色之力足夠強,黑龍的手段也足夠多。
只要他與太上角逐之前,太上先經歷一番苦戰,他就有絕對的把握除掉太上,留下兩種元力。
嗡~
光明之力大盛,釋放出耀眼的光華,照的虛空都一陣顫抖,然而聶齒卻無懼,更沒有絲毫的動作,攝魂劍好像鑲嵌在了太上的肩膀上了一般,牢牢的架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