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局長,明天我讓珊珊安排個局,你可必須得到場哈,我這把珊珊調我這來,一直沒給你賠罪呢,哈哈哈哈,明天必須到場!還有我趙姨。”
陳陽口中的趙姨,就是趙曉瑞的妻子,趙春花。
恰巧他們兩口子都姓趙。
趙春花過去一直是縣屬國有企業平山農具廠的老會計,後來本世紀初國有企業改革,農具廠因為不景氣,索性直接倒閉關門。
而職工們面對下崗當然是很難接受的。
那時候的一個風氣就是,只要是公職人員家屬,就必須主動帶頭下崗,以體現公職人員的高風亮節和帶頭作用。
趙春花當了一輩子會計,作為縣教育局局長的妻子,年齡也稍微大了,索性也就下崗賦閒在家。
言歸正傳。
趙曉瑞知道陳陽這個電話除了老交情寒暄一下之外,絕對是有事情想說,而找到自己的,大機率是給學生辦學校的事情,也便應允了。
他這個縣裡的教育局局長,除了給孩子辦學校,還真沒有其他事能麻煩到他。
打完這個電話,陳陽又打給了馮珊珊,讓她明晚安排頓飯,宴請趙曉瑞一家。
馮珊珊欣然應允。
對於陳陽能安排她做事情,她樂此不疲。
陳陽這個縣裡正科級的幹部,隨然沒有配秘書的編制,但也已然有了助理秘書的職能。
打完這兩個電話,陳陽把王小翠叫到一邊,跟她說起了張欣欣的事情。
“王姐,我跟你說個事啊。”
一聽陳陽這麼鄭重其事地要跟自己說什麼,王小翠也重視起來。
“我琢磨著,欣欣在鎮初中裡總這樣也不是個事,各種事情太影響孩子學習精力了。要不,我琢磨著,讓欣欣轉去縣裡上學吧。
一來,縣裡教學條件和學習環境肯定比鎮上要優越些。
二來呢,你現在也在縣裡工作,也能照顧到欣欣。你看呢?”
一聽原來陳陽是在想著閨女上學的事情,王小翠心裡一暖。
其實她自從上次閨女在學校跟同學鬧矛盾,自己又去縣裡上班了,就想著能否給閨女轉學到縣裡來。
畢竟現在不比過去,過去在村裡,自己只能靠故去的丈夫留下的幾畝地的地租維持著母女二人的生活,還是很拮据的。
而自己現在雖然還沒多麼巨大的改變,但自己現在作為劉老頭山野菜包子鋪的第一個店長,以及劉老頭餐飲管理公司的技術顧問,每個月的工資就有三千塊,是能負擔得起跟閨女一起在縣城租個房子和一應生活開銷的。
這個所謂的劉老頭餐飲管理公司技術顧問的頭銜,還是劉慧妍當了臨江公司副總經理後提出來的。
在零七年的平山縣,每月三千塊的工資絕對不低了。
其實最開始,王小翠對於這麼高的工資,是有點怵的。
不過劉慧妍一再堅持,再加上陳陽作為顧問也極其認可,也就這麼定下來了。
陳陽和劉慧妍的態度是,一方面以後山野菜包子鋪要做大,那麼這個口味的研發,目前來看王小翠是有這方面的基礎和天賦的。
另一方面要讓村裡人看到,王小翠這個只有做飯這一技之長的寡婦,都能過得這麼好,也能激發大家的致富動力。
之前王小翠就尋思過孩子轉學的事情,可是打聽一圈,轉學籍這事情挺難辦的,如果非要辦,也只能學籍留在碾山鎮,以旁聽的形式到縣裡來學習,而且需要一萬多的旁聽費才行。
王小翠就暫時打消了這個想法。
既然陳陽開口了,那想必是能幫助解決的,王小翠感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