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不可能無線變大,技巧也不可能無限變強,他們兩個是選擇在有了一定的力量基礎後,轉過頭去補平技巧的缺憾,待到補足後一同前進。”
這是陳知行與索斯進行交流後得出的答案。
非常有宗門傳承風格的一種修行方式,在基礎的時候一定要走的牢靠,只有基礎牢靠了,未來若是遇到一些需要堅實基礎才能邁過去的門檻時,才不會卡在原地。
當然,也可以換一種說法。
一妙和李二是因為修為增長的進度太慢了,所以才選擇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技術的鍛鍊上。
他們兩個升不動了!
一妙的天賦上限就是七序,李二好一些是九序。
這是陳知行思考過後覺得最符合的一種答案。
在得出這個答案時,陳知行也感覺有些不可思議,因為他覺得無論是一妙還是李二,都是他在天玄界遇到的少有的人傑,依這兩位的天賦,上限怎麼也不該這麼低才對。
隨即他又想到了,這兩人所修行的並非是天玄一界法,而是可以通用至諸天萬界的法。
“他們不是被卡住了,而是在一界法突破到現在的這個級別後,又開始在萬界法上對自己進行補足,而在這個補足的過程之中,又兼修技巧,而這個過程一直要等到他們把萬界法補足之後,也就到了他們突破的時候。”
那麼問題來了,二人為什麼不等到把自身的一界法突破到十二序的頂尖級別,再去補足缺失的萬界法,而是非要現在就這樣去做?
“換成是我的話,肯定是要先把一界法衝到一十二序列,再回過頭補足木板,因為只有站的更高才能夠更快的進行補足除非進度卡住,不去進行補足,修為就無法進行突破。”
想到這裡,陳知行發現問題又回到了之前的介面。
二人之所以這樣去做的最大可能,是因為不進行補足的話,修為就無法突破。
那麼,在拋棄了天賦不足這個選項後,就只有另一個可能了。
“是天玄界的世界規則,只能准許他們進階到第七、第九序列?”
陳知行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因為他知道,無論是一妙的空間之道,還是李
“空間之道是有到主的,而混沌之道不出意外的話,如今應該是被當初的神庭帝尊所佔據,哦,原來是這樣。”
陳知行想通了。
卡住二人的,並非是天賦與世界的不足,而是天玄界對應的道路上已經有前人卡住了位置,把一妙和李二這兩個後輩給堵在了路上,根本無法前進!
不是他們不想修行到第十二序列以上再進行轉修,而是有前人卡位的情況下,世界能夠傾斜向他們的法則,第七、第九序列就已經是極限了。
“若是這麼計算的話,在同一條道路上有了道主的情況下,九序就是極限,李二就是因為前面有了那位帝尊先一步佔據了道主的位置,所以修為只能精進到如今的底部,相比之下,一妙的空間一道更是傳承悠久,前人眾多,所以一妙卡在第七序列,是因為再往上的位子上已經坐滿了人。”
把這些都想通順後,一時間,陳知行竟是有些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
慶幸他當初沒有選擇混沌之道,而是聽勸的選擇了星君之道,並因此成為了一道之主,哪怕這條道從無到有的過程有些困難,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鑑,可最起碼前面沒有人堵住他的路。
換句話來講,他在天玄界的上限是一十二序之上,要比一妙和李二幸運的多!
而一十二序,則是道主的標配,再往上,就是突破了天玄世界的上限,可以稱得上是為世界增強了法則。
“所以,當初天玄界的天道意識,之所以選擇我來剋制李二,並非是因為我修行之法剋制李二,而是因為我的上限要比李二更高,在未來可以用境界壓制的方法去打敗李二?”
得出這個答案的陳知行有些無語。
因為他發現,事實好像的確是如天道所預料的那樣,若是讓陳知行以同樣的境界去和李二對抗,哪怕是有著完全體的紫薇帝君法身,陳知行也沒有多大的把握。
換句話而言,在同樣的境界中,混沌之道的強大,的確要比星辰之道要強勢的多。
“這就有些坑了啊。”
天生混沌體的陳知行,最終選擇了踏上星空一道,且打算在這一條道上走至巔峰後,再逆轉過來融合萬道,練就自身的混沌體。
這是他證道長生時就有的打算。
可現在來看,當初選擇這條道,的確是有些欠缺考慮。
因為他發現,這個目標的任務量的確是大了些,哪怕是以他的天賦,用上幾百萬年都不一定做得完!
因為大道並非只有天玄的大道,還有著諸天萬界的大道需要去體會。
而想要達成這兩者,所要做的並非是加法,而是乘法!
萬道乘萬界!
且每一項都要補足到第一十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