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座賓客都以為拍賣會應該就此結束了,正等著賣者說些恭祝大家財源滾滾之類的致辭後便就此散去,沒想到還有特殊環節,一時間,所有人都睜大了眼睛盯著臺上,想看看會拿上來一件什麼樣的拍賣品。
不多時,臺上便放了一個半人高的瓶子,白色為底,青藍色的為紋,紋路交錯鉤織間形成一幅畫。
畫中有一座山,山上林子茂密,一條小徑沿著山底彎彎曲曲直達山頂,山頂上矗立著一座不大不小,略微有些破敗的小廟。
能看出畫中是深秋時節,小廟前的空地上還落著幾片楓葉,一輪圓月當空,清幽的照著,以青藍色勾勒過後更顯得清冷。
山下小徑前有一人徘徊著,似乎是在思考什麼,給人一種路在面前卻又尋不見路的朦朧感。
不論是山下之人,山上小廟,還是山中落葉,山間小徑,亦或是夜空之月,都畫得具是傳神,一筆一畫間,能夠看出畫家深厚的功底。
只聽袁枚開口道:“此瓶名為霜天寒山尋徑瓶,因本次環節較為特殊,所以拍賣方式也有些特殊,諸位買家可以上前鑑賞一二再考慮要不要出價。”
一旁有侍女端著清水綢布站在一邊。
有道是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如今神朝四海平定,人族興旺,古董書畫乃是富人們擺在家中炫耀的資本,而古董中又以瓷器為貴,瓷器中更是以青花最為稀少,如今存世量不超過五百件。
此前拍賣的都是些書畫字帖,現在驀地出現了一個瓷瓶,看上去像極了瓷器中的青花,又是在特殊環節,就像是城裡的節目演出後少見的彩頭,無一不是壓箱底的絕活,想來這拍賣會的用意也是如此。
再聽說可以上前鑑賞,一幫自詡為鑑賞與收藏為一體的拍賣者們頓時圍了上去,虔誠的用清水洗了手,又認真的擦乾淨,甚至連指縫裡都不放過,最後接過侍女遞來的幹巾將手上的水分吸乾,最後圍在那臺子中間的瓷瓶旁觀賞著。
一群人彎著腰湊在一起,像極了鄉間院中吃食的雞。
“咦,這瓶上的畫怎得看著有些眼熟?”
一名來自金陵城中的富商疑惑道。
“老賈你看這不就是城外的伽藍山上的寒山寺?”
“對沒錯,前些年我還帶著夫人上去求過籤,就是那寒山寺。”
“咦,莫不是許兄有難言之隱?想去那寺廟中尋些法子哈哈哈。”
一幫人就著瓶上的畫議論紛紛。
一個古董商蹙眉道:“這瓶上畫的極為傳神,瓶身尺寸形狀也很是考究,釉彩也不是很散,只是這瓶子怎麼這麼新......怎麼看上去像是個仿品?”
最後那一句既帶著對瓶子的疑惑,又帶著對自己鑑賞水平的自我懷疑,按理說自己浸染股古玩這門行業也有二十多年了,從沒看走眼過,這場拍賣會也辦的稱得上是大手筆,先前拍賣之物無一不是名家大作,斷然不可能用贗品糊弄這麼多業內人士。
只是......越看越覺得是一件仿品,仿製手法也算得上頂尖,但無論如何都是瞞不過自己的眼睛的。
即使仿的再像,也終究只是仿品。
場上鑑賞的諸人也都是老江湖,有數人也看出了這個瓶子的奇怪之處,於是帶著疑惑望向了袁枚。
袁枚微笑著道:“想必各位都已經發現了,沒錯,這個瓶子確實是仿製的,他的原作是一件正宗的青花瓷瓶,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出現在本場拍賣會上,但這仿品也是請清州手藝最好的匠人劉做的,工藝稱得上是巧妙,還原度極高。”
眾人一聽確實是仿品,不由得一陣洩氣。
古董商嘆了口氣,說道:“青花拋開原本的製作工藝不說,首先最注重收藏兩個字,傳世越久,越完整越具有價值,這霜天寒山尋徑瓶若是傳承數百年,價值必然攀升,但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現意外呢?所以現如今只能稱得上是一件是優秀的工藝品罷了。
也許是此前的各種稀世之物已經看慣了,場上的人一邊嘆氣一邊走回自己的位置上,心想本場拍賣會如此成功,怎麼來了這麼一個結尾?
有些人已經開始思考待會結束後去哪一家青樓快活了。
袁枚絲毫不擔心,像是早已意料到眾人的反應,因為他知道,少爺既然敢把這件仿製的瓷瓶放在最後一個,自然有他的道理。
於是他按照少爺此前的吩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