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雖然被囚禁了,但是他給天子的奏書仍然無人阻攔。
由兵卒到什長,由什長到屯長,由屯長到隊率,再由隊率到未央衛尉王吉……
第二天午時之前,霍光的這份奏書就被送到了劉賀的手中。
劉賀看著封面上熟悉的筆跡,心思微動。
看來,霍光看到範明友等人的人頭,終於坐不住了,看來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劉賀將人頭送去,不只是為了打消霍光所有的希望,更想看看,霍光會如何解釋霍禹“殺親自告”的事情。
如果霍光識趣,還有幾分良知,願意將霍禹所做的陰謀和盤托出,那麼倒還算是大漢的忠臣,劉賀可以讓霍家少死一些人。
這範明友等人的人頭,就是劉賀給霍光的又一個機會。
但是,當劉賀在期待中翻看霍光所寫的這封奏書時,不免又覺得一陣失望。
霍光看起來雖然願意放下手中的權勢了,但是實際上仍然不甘做普通的富家翁。
在這封奏書的第一部分中,霍光言辭誠懇地承認了自己的大部分罪行。
殿前失儀、對天子太后大不敬、識人不明、任人唯親、被範賊矇蔽、擅殺鄧破虜……
如果做這些事情的是人,一個普通的朝臣,那早已經夠族滅十次了。
但是對於權勢滔天,曾經站在大漢帝國頂端的霍光來說,不足以治他死罪。
至少如果因此治他死罪,民間朝堂,一定會有人為霍光抱不平——這不是劉賀要的結果,劉賀要霍家死透。
有人抱不平的原因很簡單,在這幾年的時間來,霍光的權勢超過了過往今來所有的權臣。
代天子執政、指定太后人選、指定天子人選、獨掌天下的政事……
這些事情都做了,對天子大不敬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別的朝臣做不得,但是霍光卻能做得。
然而,霍光對霍禹涉嫌謀逆的事情是隻字不提。
在奏書的第二部分中,霍光把一切罪過都推到了範明友等人的頭上,更是替霍禹等人進行了辯駁。
辯詞並無新意,只是反覆申辯霍禹等人是被範明友等人所迷惑,不得之下被裹挾進了謀逆之事中。
除此之外,霍光又提出霍禹雖然有罪,但是亦有陣前斬殺範賊及脅從的功勞,懇請天子網開一面。
而到了奏書的第三部分,霍光則開始打感情牌,歷數霍去病和自己對大漢的拳拳忠心。
雖然也是一些老生常談的場面話,卻仍然讓劉賀看到了霍光的心機。
孝武皇帝以降,軍功最盛之人當推衛青和霍去病。
二人病逝之後,孝武皇帝讓二人陪葬在茂陵左近。
後來巫蠱之亂驟起,衛氏一族盡數覆滅,衛子夫皇后之位亦被廢掉。
但是衛青和霍去病的墳墓卻並沒有被移走,仍然在茂陵旁屹立不倒。
薄恩寡義的孝武皇帝能做到這一點,足以看出他對衛青和霍去病的欣賞。
在衛霍兩人當中,霍去病的功績也許不如衛青,但是因為英年早逝,更讓世人對他多了一份惋惜和幻想。
就像孔仲尼最喜歡的弟子,不是子路,而是顏回。
顏回有才華固然是受到孔仲尼喜愛的原因,但另一個原因則是早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