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四封奏書是韓增和趙充國聯署的。
看來,關鍵在於中間兩封!
劉賀壓抑著激動地心情逐一拆開這些奏書,詳細地讀了起來,終於對北地郡和安定郡這場驟然而起又驟然而落的大戰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
第一封來自韓增的密信中,上奏了其率部攻佔漆縣並在漆縣下擊潰範明友所部的過程。
其中並無太詳細的細節,寥寥數語就交代了整個故事過程和結果,然而實際上這背後不知道藏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性命。
第二封來自趙充國的密信中,上奏了其率軍從杭愛山到安武,一路追擊範明友所部和田廣明所部的整個過程。
大軍已經收復了兩郡中所有被叛軍攻佔的縣城,並且掃清了叛軍的殘部,更是已經與韓增取得了聯絡。
看到此處,劉賀放下趙充國的奏書,心中既是激動又是疑惑。
他的激動在於聲勢浩大的叛亂居然戛然而止了,長安城和大漢帝國面臨的危險徹底被解除。
而疑惑卻在於趙充國所部可以突然出現在安定郡和北地郡,對範明友和田廣明兩路叛軍造成致命一擊。
如果不是趙充國所部能如同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北地郡和安定郡,那麼這場動亂恐怕在年前是結束不了的,那大漢還要動盪許久。
相比於韓增,趙充國的功勞絲毫不弱。
但是,不管是韓增的密信還是趙充國的密信,都並沒有提及為何趙充國所部能從杭愛山出發,尾隨叛軍並在關鍵時刻給其致命一擊。
老將軍趙充國是一個沉穩持重的人,一定然不會是因為疏忽而在密信中遺漏此事的。之所以沒有在自己上的密信中寫明此事的原因,定然有深意。
看來,就在其他那兩封信當中了。
劉賀猶豫了一下,先拆開了趙充國和韓增聯署的奏書。
才剛看了幾行,劉賀的眼神就變得猙獰和兇狠了起來!
緊接著就是無盡的失望和滔天的殺意。
這封密信中交代了範、田兩路叛軍中大部分偏將和校尉的去向。
祁連田廣明被流矢射死,護君使者王德在混亂中墜馬而亡,那幾個擔任校尉的霍家子弟也多死於亂軍之中……
這些都是罪有應得,不會讓劉賀產生絲毫的震動。
而最出乎意料的是,範明友竟然是被霍禹在亂軍中所斬殺的。而且他還不只斬殺了範明友,更手刃了其他數名校尉和偏將。
“霍禹陣前反正,率私兵部曲於亂軍中斬殺範賊及協從,而後又星夜投入趙充國大營,自言乃是受範賊裹挾矇騙,方行不義之事……”
“亂軍之中,一應往來信件均遺失不可尋,校尉偏將多有亡故,兵卒更不知其中深意,一時難以查明原委……”
霍禹夠狠的啊。
為了取得一線活命的生機,竟然手刃了自己的姐夫,而他的這姐夫恐怕上一刻還在為他出謀劃策。
霍禹這陰謀詭計非常拙劣,劉賀一眼就能看出虛假之處。
那身處前線的趙充國和韓增又怎麼可能看不穿呢?
但是,光是能看穿還不行,還必須要把此事辦成結結實實的鐵案,不能留下任何被翻案的可能。
劉賀要霍家徹底倒臺,而且要再也沒有任何站起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