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一之前,河南郡仍無一戶應徙之家到郡守府自請轉籍,昌邑郎分為十隊,守在巨室富戶聚集的閭里。
當夜,昌邑郎枕戈待旦,利兵刃,彀弓弩,徹夜未離——其餘兩郡的首縣,同樣開入了昌邑郎或者羽林郎。
五月十二,河南郡守府門前,排起了長龍,許多巨室豪門的家主,面色鐵青地將自請轉籍的上書送了過來。
這最後一日的時間裡,這九成以上的應徙之家全部都來認輸了。
別看這些巨室豪門之前鬧得很兇,似乎可以將整個河內郡顛倒過來,完全沒有任何要講道理的模樣。
但是,當禁軍的兵刃頂到他們腦門子時,他們立刻就變得乖巧了許多,一下子就學會了怎麼講道理。
……
河南郡郡守府的正堂上,魏相正在翻看那些自請書,表情波瀾不驚。
在堂下站著的則是昌邑郎右都尉簡寇。
劉賀手下的親信不少,但是能在一線衝鋒陷陣的狠角色卻不多,這簡寇就是其中之一。
幾個月之前,簡寇被任命為昌邑郎中郎將。
如今昌邑郎一分為三,簡寇就轉任為昌邑郎右都尉——雖同為都尉,但是右都尉的地位最高,可以節制其他兩個都尉。
劉賀現在將簡寇派到了魏相的麾下,自然是提前想到了此事的複雜和難以應對,所以才必須要有簡寇這樣的狠人出面。
簡寇那隻獨眼目不轉睛地盯著魏相,等待著後者給自己下達命令。
“其餘兩郡的情形如何了?”魏相問道。
“剛剛收到傳報,超過九成應徙之家把自請的書信送來了。”
“那還剩幾家?”
“如此算下來,三郡之中,還有六七十家沒有動靜。”簡寇答道。
“你覺得都抄了,還是先抄一家?”魏相問道。
“按先前的命令,自然要全抄,但是縣官仁善,也許會想著再給他們一個機會。”
簡寇非常幹練,從不會有任何虛與委蛇,有什麼就說什麼,這是他最大的優點。
“縣官仁善,你這句話說得好啊。”魏相說完之後,就將手中那些紙片扔回到了案上。
“那這雒陽縣裡,還有幾家百萬之家,沒有上這轉籍的自請書的?”魏相問道。
“還有十家。”
“最大的是哪一家?”
“陸氏。”
“看來,陸賈的後人要出來當這個出頭鳥了。”魏相嘆氣道。
“正是。”
陸賈乃是太祖高皇帝時人,年輕時就投入到高祖軍中,楚漢之交倒是沒有立下大功,耀眼之時是大漢建立之後。
那時候,南越王趙佗自立為王,大漢肇建,無力征伐,於是派陸賈出使南越,軟硬兼施,逼趙佗接受了大漢所授的南越王印。
陸賈不僅不怕南越王,而且也不怕“漢王”。
太祖高皇帝稱帝之後,陸賈經常在聖前稱引《詩經》《尚書》等儒家典籍,想讓劉邦重視儒生。
太祖高皇帝聽得心煩之後,直言:“我馬上打得天下,要詩書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