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內閣大學士們,有老少的儒生們,有屬官吏員,有兵衛奴僕……
有劉賀認識的,也有劉賀不認識的。
熙熙攘攘,有數百人之多。
幾乎將石渠閣這冷清的地方堵得水洩不通。
“臣等問陛下安。”
在這排山倒海的聲音之下,所有人都齊刷刷地拜了下去。
劉賀在樊克的攙扶下,從步輦上走了下來了。
他向前走了一步,那和煦的春風夾著一縷朝陽撲面而來。
如此生機勃勃的氣息,豈不就是大漢明日的模樣。
劉賀深吸一口氣,接著就走到了人群的前方。
用帝王特有的冷漠而又平靜的語調說道:“眾卿平身,與朕一起進石渠閣吧。”
“諾!”
……
石渠閣有七層,二十一丈高,下敞上窄,甚是雄偉。
佔地雖然不小,但因為內部多了許多的柱樑,所以空間並不寬敞。
即使是最寬敞的第一層,也僅僅只有尋常衙署的正堂大小,卻不如溫室殿,更只有前殿的四分之一。
再加上東西兩側都是層疊的書架,這又佔去了極大的一部分空間,因此空間更加緊湊侷促。
先是天子入閣,而後眾儒生入閣,在天子的率領下,眾人向閣中上首位之後的孔子畫像進行祭拜。
祭拜的過程雖然非常簡單,但是眾人的敬意沒有任何的懈怠。
當一切的前序都做完之後,一眾君臣才終於是陸續落座了。
當劉賀和一眾大儒被“塞入”這正堂之後,此處就更加擁擠了。
眾人的位置雖仍是尊卑有序,但是相互之間的距離卻也拉近了許多。
尤其是儒生和儒生之間,幾乎已經挨在了一起。
還好,天氣尚未變得炎熱,否則此間並不是一個久待的好地方。
除了天子、儒生、書佐吏員之外,內閣大學士和九卿二府及列卿也都在石渠閣有一席之地。
只不過,這些平日高高在上的兩千石朝臣,今日也不是主角,所以坐榻被安排在了靠近門口的地方。
至於那些跟隨眾儒生而來的弟子和奴僕,就更是隻能在院外席地而坐了。
他們能參與這石渠閣辯經的大事,本就是一件榮耀,不能入閣,也都心滿意足了。
落座之後,自然就是君臣見禮。
先是所有的儒生全部上來行禮,等一齊退下之後,那些第一次與天子相見的儒生又逐個再上來向天子問安。
孔霸、嚴彭祖、蔡千秋、施讎、孟喜……
他們對天子的情緒非常複雜,有些是怨恨,有些是敬仰……
但不管他們心中想的是什麼,此刻的神情都是至恭至順的,沒有任何的忤逆和不滿。
就像那孟喜,平日裡不只一次地大呼“大漢亡於科舉,亡於通行版儒經”,似乎心中的憤憤之情如江水綿延不絕。
但是今日,他下拜請安的時候,那腰背卻彎得比任何人都要恭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