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陛下降罪,臣等甘願受罰!”
劉賀細細地咀嚼著張安世的這幾句話,不愧是名臣,腦子轉得夠快的。
不僅立刻想清楚了天子為何敲打他們,更是有禮有節地請了罪,給君臣雙方都留下了餘地。
妄揣聖意是小錯,所以用了一個肯定的“過”字;僭越擅權是大罪,所以用了一個模糊的“嫌”字。
抓小放大,不僅自己認了罪,而且還留下了天子赦免自己的空間。
這謹小慎微的張安世還真是一個聰明人。對於聰明人,劉賀總願意對他們開明仁慈一些。
“三位愛卿,先起來吧,既是無心之過,朕恕伱們無罪。”
張安世三人伏在地上,輕輕抬頭相視一眼,從對方的眼中讀出了慌亂,但他們終於還是心有餘悸地站了起來。
這幾人的鬢角上雖然已經汗涔涔的了,但卻不敢抬手去擦拭,看起來很是狼狽。
“奏議拔擢任免朝臣的名單,這是尚書署的分內之事,所以有錯不在三位愛卿,而在尚書署本身。”
“所以定下這拔擢朝臣的人選之前,朕想先說說今日要議的第三件事情——對中朝及外朝各衙署進行改革。”
原來,天子剛才所說的第三件事情是此事啊!?
連同張安世等人在內,這滿殿的朝臣再一次想起了今年的年號——鼎新。
懸在頭頂的刀終於落了下來,這新政終於還是來了!
所有人的僥倖都蕩然無存,尤其是參加過小朝議的中朝官們,更是猛然醒悟了過來。
三日之前的小朝議上,天子對變法新政之事閉口不談,不是忘了,而是在暗度陳倉。
以雷霆萬鈞之勢,從中朝開刀,從尚書署開刀!
既然砍的是尚書署和中朝,又怎可能和張安世這幾個領尚書事商商量量呢?
天子心思縝密啊,之前居然沒有流露出任何的跡象。
如果天子是在小朝議上提出此事的,那麼在那私密的溫室殿裡,張安世他們無論如何還可以據理力爭一番。
但是,現在在大朝議的眾目睽睽之下,剛剛才請罪的張安世等人又怎麼可能說一個不字?
他們如果反對天子改革尚書署的詔令,那不就是進一步坐實他們要借尚書署擅權僭越嗎?
張安世等人沒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敢有這樣的想法。
此刻雖然對天子“驟然發難”多多少少有些不滿,但他們不敢有絲毫的流露。
與其被天子摁著頭下拜,倒不如自己低頭拜還痛快些。
“陛下聖明,我等敬候聖訓!”張安世連忙說道。
“陛下聖明,我等敬候聖訓!”朝臣也異口同聲地跟道。
劉賀滿意地點了點頭,新政從此刻開始,只是不知道堂上的兗兗諸公,待會還能不能這麼痛快!
求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