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對祭祀犧牲要求太多的鬼神,反而早就被人間拋棄了,大漢百姓雖然信鬼神,但前提一定是省事和實用。
今年,長安城的百姓們給鬼神祖宗準備的祭品格外多,倒不是生活變富足了,而是因為這一年長安城殺伐太重。
尤其是這兩個月,長安城裡因謀逆而被梟首磔刑的人成百上千。
負責行刑的劊子手們都忙得不可開交,北城郭最繁華的地方沒有一日是不死人的。
剛開始看還有幾分新鮮和激動,看多了,就變得心驚膽戰了。
人們不禁就會擔心那些死去的鬼魂會尋錯路,上錯門。
多備一些祭品,討好家裡的鬼神,守住自己的門戶,這是一件上算的事情。
反正,鬼神享用之後,百姓也還能吃到自己的肚子裡。
當然,今年到了年底其實也多了一些新氣象,平添了一份喜慶。
天子透過《長安月報》向民間推行了不少“新風俗”。
貼宣紙寫成的對聯,給十四歲下的孩童發壓歲(穢)錢,要吃寓意來年生髮的年糕,還有名為舞獅的百戲……
而最令百姓津津樂道並好奇萬分的,是正月初一要在北闕燒的“鞭炮”——一種聞所未聞的東西。
過年的時候,大漢百姓要將竹子放到火中去燒,用竹子爆裂發出的聲音來驅除邪祟,名曰“爆竹”。
而《長安月報》上說得很清楚,鞭炮點燃之後,會燃燒發出巨響,比“爆竹”的動靜大萬倍,更能驅邪避祟。
比爆竹的動靜大萬倍,這是一個什麼動靜呢?
真有這樣的神物,那倒是不用害怕邪祟了。
所有的這些新風俗,都讓百姓們對新年多了一些嚮往。
總之,不管是準備著給人過年,還是準備給鬼神過年,只要是過了小除,就都越來越忙了。
割肉量酒、準備吃食、寫買對聯、更換桃符、趕製新衣……四處都熱鬧非凡。
不管是北城郭還是北闕甲第,又或者是尚冠裡和戚里,處處都人頭湧動、摩肩接踵。
在這來來往往的行人當中,夾雜著一些神色匆匆、鬼鬼祟祟的人影。
這些形跡可疑的人都是二三十歲的壯年男子,他們雖然把頭上的斗笠壓得很低,卻難掩兇狠的眼神。
在他們那骯髒的袍服下,都有凸起的地方,一看就知道下面藏著硬物或者利器。
這些可疑之人從偏僻的小巷竄入街道,湊在一起交頭接耳,又隱藏回了陰暗中。
而在長安城北城郭一處不知名的田莊裡,也有縱馬的騎士不停地進入,似有六七十人。
尋常的百姓們自然注意不到這些不同尋常的事情,但是仍然有人在更高的地方,冷冷地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一年中的最後幾日,註定要在動盪中度過的。
求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