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後宅,任宮的書房裡,氣氛凝重。
當朝丞相任宮和太常樂成對案而坐,都滿臉愁容。
那案上擺著的茶早已經涼透了,杯子裡的水更是滿滿當當,兩人沒有飲一口。
剛才過去的這半個時辰裡,他們先是交換了各自派人打探到的訊息,然後就是不停地唉聲嘆氣。
長安城如今的這個局面,讓他們的處境非常尷尬。
“再過兩日,就又是小朝議的日子了,大將軍如果真的去溫室殿上朝,那你我該如何自處?”樂成又一次問道。
之前,天子詔令裡說得很清楚,給他們二人告賜三個月,但是卻沒有提二人若是“提前病癒”了,能不能“立刻復職”。
那個時候,任宮和樂成確是與大將軍一起告病的,誰知道後來大將軍真的就病倒了。
這就讓他們感到一陣心虛——深究起來,大將軍是積勞成疾,而他們是欺君罔上。
現在,大將軍病好了要重回朝堂;他們立刻就跟著說病好了,要重回朝堂——這嘴臉未免太難看了一些。
一旦有人在這件事情上做文章,上幾道告劾的章奏,天子再一查,就什麼都完了,所以他們才如此憂慮。
“樂公,此事恐怕不好辦。”任宮嘆氣道。
“這大將軍難道就這樣……”樂成一時語塞,然後才說道,“大將軍難道就這樣與縣官和好如初了?”
“這哪裡是什麼和好如初,恐怕大將軍是在縣官的恩威並施下,不得不做的決定。”
“就是說大將軍……敗了?”樂成驚恐地瞪大了眼睛。
任宮不情願地點了點頭。
這一次,不管霍家在表面上取得了多大的利益,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大將軍這一次是敗了。
“我可是還聽說了,在這一次的朝議上,大將軍就會請天子親政。”任宮說道。
“當真?”樂成問道。
“八九不離十了吧,大將軍就算能保住大司馬大將軍的位置,但是在朝堂上的地位恐怕也不如前了。”
“這樣一來……這大漢朝堂可就真的要變天了。”樂成整個人一下子就癱了下去。
“何止是要變天,這天恐怕早就已經變了。”任宮無奈地說道。
從表面上看,這任宮比樂成要淡然許多,但實際上他內心更加波瀾起伏。
原因很簡單,樂成是太常,這是一個手握實權的官職,不管大將軍在不在朝堂上當家做主,樂成手中的權力不會變。
而丞相不同,看起來位高權重,但是權力早已經被中朝給取代了,只不過是一個虛職。
上任三個月,任宮在朝堂上似乎比楊敞風光許多,權力也更大,但是實際上,這是一種假象。
因為任宮手中權力不是由丞相這一個官職帶來的,而是大將軍透過尚書署授予的。
也意味著,一旦大將軍的權力從朝堂上消退,那麼任宮的權力也會跟著消退。
說得更極端一些,大將軍如果徹底放手不管,又或者天子撤掉任宮的中朝官職,那麼任宮連參加小朝議的資格都沒有,地位恐怕連列卿都不如。
在朝堂上當一個聽話的人偶木雕,還不是正值“壯年”的任宮的願望。
“任公,那我等到底要如何行事,是不是去找大將軍商議一下?”
“人多眼雜,不宜此此時就去吧?”任宮還有一些猶豫。
不僅是因為時機敏感,更因為他隱約覺得就算是找了大將軍可能也沒用。
“任公!現在不是在乎這臉面的時候,我等不去找大將軍商議,還能找誰,總不能找縣官商議吧?”
這句話提醒任宮想起了另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