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是加起來,起碼有幾萬石那麼重了。
和以前的大朝議比起來,圍過來問安的人少了一些,因為範明友等人此刻正在匈奴人的土地上,為大漢建功立業。
霍光的目光越過這些低下來的人頭,看到遠處還零零散散有許多人沒有過來。
也不知道是沒搶到時機,還是與霍光有嫌隙,又或者自詡清高。
罷了,對老夫來說,都不重要,都是散兵遊勇,不足為慮。
這一刻,霍光志得意滿。
“各位同僚免禮,我等一同上朝去吧,莫讓縣官久等了。”
“諾。”眾人應道。
說話間,人群當中就讓出了一條道,讓霍光走了過去。
緊接著就是丞相任宮,略微遲一個身位站在霍光的左側。
兩人帶頭向前走去,其餘的朝臣按文臣武將分列其後,更按品秩排著順序。
就連那些沒有來見禮的朝臣,也都非常遵守秩序排進了隊伍裡。
你不向霍光諂媚奉承可以,但是不能不認大漢的規制。
……
來到殿前,霍光徑直而入,但是其餘的朝臣也要脫鞋解劍。
這時,霍光的餘光突然看到了一個奇怪的地方。
平日,只有他可以劍履上殿。
但是今日,站在左側佇列第二位的御史大夫蔡義,竟然也沒有脫履——而這個從不佩劍的老頭,今日居然還在腰間佩了一把長劍。
蔡義面不改色,跟在丞相任宮後面徑直而入。
那蒼老的臉上有一絲驕傲自滿的神情。
霍光側目看了對方一眼,但是蔡義這次居然沒有任何回應。
朝臣們自然也看到了這一幕,腳步未停,心中不解。
霍光身後跟著的是執金吾蘇昌,看出了大將軍的疑惑。
於是快走了一步,在霍光身後小聲地說道:“前幾日,縣官賜御史大夫蔡義劍履上殿,贊拜不名。”
霍光有些吃驚,但是仍然平靜地點了點頭,再也沒有多說什麼。
只要不是封侯賜官,天子的許多賞賜都不需要經過尚書署。這段時間來,霍光忙於軍務,自然沒有注意到這件小事。
可能是因為蔡義未能當上丞相,還有一些怨氣,而天子是在用“劍履上殿”和“贊拜不名”來安撫他吧。
這是一件小事,天子做得很好,霍光還很欣慰。
很快,朝臣們在殿內分列而立,肅容而待。
此刻,他們終於看到了玉階之上,盛裝的天子,不禁都有一些吃驚。
但是很快,這份吃驚也都煙消雲散了,大朝議隆重一些,也很正常。
“臣等問皇帝陛下安。”
在丞相任宮的帶領之下,所有朝臣連同霍光在內,全部向天子下拜行禮。
“臣等問皇帝陛下安。”
高高在上的天子,沉默了片刻。
這片刻似乎比以往都要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