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文化勝利也是勝利的一種方式啊!
就像是古羅馬時代以穿秦漢的絲綢為榮,但是兩方之間還隔著一個二道販子,戰爭就是這麼開始的,對著波斯就是一頓輸出,為的就是尋找絲綢的穩定供貨源,而波斯顯然就是那種沒良心的倒爺.....
然而波斯倒爺認為自己憑本事漲的價,有本事你就打死我,就算是打死我我也不降價!
妘載向納布提出,雙方可以互相設定大使館,同時為了拓展遠方商路,為以後兩方穩定的貿易打下堅固基礎,此時要使用一個預備政策,需要在蘇美爾地區的邊境建設一座城邦。
至於城邦的名字,就叫天方吧!
雖然貿易可以興國,但是納布覺得雙方距離太遠,又有雄偉的太陽群山阻擋,基本上不可能進行太過富裕的貿易,但是妘載隱晦的和他透露了小火車的存在,並且邀請他可以去洪州看一看,十幾年後,中原這裡,就會遍地都是那種東西了。
“不需要你們的牛馬拉貨,你們只需要修築鐵軌就行了,我會在你們的土地上開辦鍊鐵廠,僱傭你們的流民,使他們來我們的友好城邦進行定居,然後付給他們工錢,這樣他們就有了穩定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民眾一旦穩定一下,生產力就可以快速恢復。”
老爺子,東方人來給你們修鐵路了。
納布雖然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勁,但是他又想一想,覺得東方大地距離他的故土太遠,即使有什麼問題也不是問題,就一座城池能幹出什麼大事?
並且雙方的最高信仰並不相同,對於東方大地的人們來說,王權是先祖所帶來的,沒有永恆存在,而西方大地上的人們,則是信封王權自天而降,哪怕轉移到了其他人的手裡,王權的根本來源還是不變的。
雖然現在,王權與神權的存在已經被連續兩次黑暗時代的戰爭,所以毀壞了....
這時候,不妨再想想剛剛這位東方的智慧之王的提議?
東方之民在此承諾,他們會提供鍊鐵的崗位,只要能進入完整的鐵器時代,甚至學會製造鋼器,那麼蘇美爾就註定能夠崛起,光復過去眾神和諸王的榮光,把阿卡德蠻子和庫提山頂洞人全部從兩河流域趕走。
免費開放學習班,這是富國強兵的一條路,好處明顯大於壞處,況且現在也看不出壞處是什麼。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即使反對也沒有什麼用,畢竟現在土地糜爛成那個樣子,還有餘力去阻止別人定居嗎?
看得出來,這位東方之王,所需要的,現在想要的,也僅僅是一個態度和名頭罷了。
“東方的,偉大的智慧之王,這個提議,我完全同意!”
納布同意了妘載的提議,於是第一條國際商路,至少已經口頭上成立了,這條貿易路線很遠,未來正式通行更是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但好在有了約定,有了約定的話,大家就相當於“友邦”了。
既然是友邦,那麼我秉持著仁義的道理,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辭,順便插對方兩刀,這樣的話幫你扶持一兩個王,也是很正常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