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在最古老的時代時,是在舜的舉薦下,誕生了十二位。
這十二個人代表了十二個強大的部落,由他們來鎮守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代替共主治理四方。
“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執守大道,代天牧民,允執厥中,順天應人。”
“確實,牧的官職,比起諸侯要次一等,權利不大,但是能有效的管理地方,所以,諸侯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呢?”
煉氣士大會,在洪州還在持續著,嶺南的戰爭如迅雷般結束,訊息也傳遞迴洪州的土地上,於是就出現了針對“諸侯”這個職務是否應該繼續存在,而產生了討論。
諸侯降級為牧,取消了半個王者的頭銜,限制了城邦的大小與可動員人數的上限....
雖然這個年代的諸侯,並不是“分封制”產生的,而是各個地區的強大首領,被共主命為諸侯,事實上只是個名譽的頭銜,但“廢棄諸侯,改立村社”的思想,在許多賢者的心中不脛而走。
諸夏是一個巨大而廣闊的聯盟。
他們從未曾想過,或者聽說過如此巨大的土地,居然會有朝一日聯合起來。
“東盡於阜落蓬萊,西至於三危流沙,南至於北戶南海,北至於草原大漠。”
“如此巨大的土地,根本是不可能管得過來的!”
“諸夏的聯盟,或許只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曇花一現而已.....我們來猜一猜,它會存在多久呢?是十年還是二十年?甚至第一個五年都撐不到?”
“我無法想象,如何管控如此巨大的、廣袤的土地!即使我們用浮橋將河流江海連線起來,即使我們的道路修建到天地的每一個角落,管控的力度也不會增加太多,興盛的只有商貿,即使現在廢棄諸侯的稱呼,但以後的日子裡,那些各個土地上的‘牧’,難道就不會成為新的‘諸侯’嗎?”
於是有人站出來,面向諸人,提出自己的意見:
“所以!現在的諸夏,不可以用過去的方法進行管控了!我相信設立‘牧’只是新制度的開始,牧的後面,一定要跟上適應的管控政策,否則這個聯盟很快就會崩潰!”
“要有強而有力的約束!三王制或許不行,所以一定要有一個頂點.....”
“你說什麼,你是想要天下誕生出一個絕對的帝者,所有人都供奉他嗎?這不就是過去所說的,令人唾棄的家天下嗎!”
“不,我的意思是,選項與能的頂點,也是一樣....”
“沒有什麼不一樣的!這天下最難以猜測的就是人心,你說讓大家都來監督新的帝君,但是如果新的帝君,讓那些監督的人都能獲得利益,於是監督的人都支援新的帝君,天下不一樣會出現家天下嗎?”
在臺上說話的人,被周圍的學者與賢人們趕了下去,他嘟嘟囔囔,依舊堅持自己的思想,由此被人拉走辯論,要扭轉他這種錯誤的想法。
有人指著被拉走的這人,對其他解釋道:“這種人,我在洪州聽說過確切的描述,想要建功立業的人,往往會輔佐一個自己所看好的優秀之人。”
這個年輕人站上宣講臺,對著周圍的人行禮,而後表述自己的思想:
“但是人的貪慾是無止境的,謀取正的位置之後,要謀取大首領的位置,謀取大首領的位置之後,要謀取牧的位置,謀取牧的位置之後,就要謀取諸侯,謀取三王的位置!”
“所謂‘從龍之功’,就是形容這種人的啊!因為他能實現自己的抱負,讓天下人都看到他是有本事的人,故而這種人一旦被發現,就一定要制止他的行為,扭轉他的思想,讓他明白此事帶來的利與害!”
“諸位!思想是極其強大的武器!它左右人們的行為,延伸人們的慾望,展現人們的實力,開拓人們的智慧!它能幫助我們,上觀九天之星辰,下觀四海之變幻,它也能成為殺死萬千民眾的屠刀,只需要一個念頭,一個掀起戰爭的理由,以及一個貪婪的人!”
“用思想來殺人,你是不知道的!因為思想會高高在上的躲藏在慾望、貪婪、兇殘這些表象的背後,用極高的智謀、詭計、權術,來達到它想要實現的目的!”
“而有的時候,思想更是會從一個極端,滑落到另外一個極端!”
這位新上臺的人,他所講述的話,引起了周圍的陣陣掌聲,甚至有些其他地方宣講的高人賢者,也來到這裡,聽著這個人的論點,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